“再不濟,就算是用迫擊炮,也比突擊步槍威力大,殺傷範圍廣……您說是不是?”
聽到方宇的話,錢遜之和李東陽對視一眼,竟然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方宇說的……有道理啊。
錢遜之之所以花了五六年時間,還沒能設計出一款令自己滿意的突擊步槍,就是把這把槍看的太重了。
想要將這把槍設計成集耐用性、精準度、火力面面俱到的完美步槍。
可,他們卻忽略了,現在的戰爭模式早就改變了。
在現在戰爭之中,突擊步槍這種輕武器,早就不是主角了。
現在戰爭,比拼的是誰的飛機、坦克更先進,火炮導彈誰打的更遠!更準!
畢竟,一把步槍,就算設計的再完美,也打不穿一輛二戰時期的T34……
所以,方宇這麼設計這把槍,思路是對的。
這把突擊步槍,只需要能夠在200-400米的短距離裡發揮優勢就夠了。
至於更遠距離上的敵人,不是還有專門的狙擊步槍和重機槍伺候著嗎?
再說了,就像方宇剛剛說的那樣。
就算這些槍都夠不著,咱們不是還有迫擊炮和40火嗎?
現在的龍國,已經不是當年那個,連一把制式武器都沒有,只能用萬國造的時代了。
火力不足恐懼症治了那麼多年,打仗時,一人背一套40火還是能供應的起的……
“其實,除了打得準之外,我這把槍還有其餘幾個優點。”
看到錢遜之和李東陽的臉色逐漸柔和下來,方宇知道,自己的理念已經被對方所接受了。
所以,便拿起眼前的突擊步槍,慢悠悠的再次講解起來。
“為了跟上世界潮流,我在設計這款突擊步槍時,採用了更為牢固更加耐磨的新型材料,大幅提升了武器的耐用性還減輕了這把槍的重量。”
“這把槍的全重加上三個滿裝彈夾,也只有3.4kg,比起現在裝備的81式,輕了一斤多。”
“同時,這把槍的彈夾我採用了聚合物透明彈夾,可以讓戰士們更直觀的看到子彈的使用情況,從而做到心中有數。”
“同時,相較於81式,191式更加註重人體工程,不僅大幅提升了人機功效,而且還實現了槍托調節。”
“讓操作者的胳膊無論長短,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長度。”
“同時,我為這款突擊步槍標配了皮卡汀尼導軌,讓它可以更加輕鬆的搭配各種戰術配件,讓它有了更加豐富的拓展性。”
“當然,不止於此,這把槍最跨時代的,採用了模組化的設計。”
“我把這把槍原本複雜的各種零件,做了歸納整理,整合成了上機匣、下機匣、槍機等三個部分。”
“這麼做的好處,不但在使用過程中,大幅簡化了排除故障的時間。”
“甚至,在武器受損的情況下,還直接可以從其他同型號的武器上,拆下模組代替受損模組。”“直接解決了零件不通用和武器維修困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