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從大業十二年開始

第30章 嬌嬌恨嫁浪蕩兒

翟讓本東郡法曹,坐事當斬,幸得獄吏黃君漢相救,遂成亡命,後來聚得了一干的壯士、輕俠,扯起了他的旗號,於今瓦崗已是遠近有名的大賊巢。

王嬌嬌快步到院門邊,拾起高醜奴塞進來的書信,她識得字,等不及她父母回來了,自開啟來看。見那信中數行龍飛鳳舞的字,——這字,王嬌嬌認得,是李善道的筆跡。

信裡用詞半文半白,大意略為:方今海內動盪,英雄用武之期。翟讓嘯聚瓦崗,招攬英傑,本縣大豪徐世績已往投之,他因此也決定前往投從。此往一投,若能成事,自然不提,如若事不能成,或恐牽累王家,故先請把與王嬌嬌的婚事取消。

卻原來是一封解除與王嬌嬌婚約的信!

看罷此信,王嬌嬌呆立多時,喃喃說道:“這浪蕩兒,真竟是要去投翟讓為賊!”

一時間,她心中也不知是何滋味,有因李善道主動解除與她婚約的意外驚喜,只覺連日來的偌大壓力和不願盡皆得釋,一身輕鬆,可是好像又有一點說不來的失落之感。

怎會有失落之感?

王嬌嬌自己也覺得奇怪。想不明白,她乾脆也就不再想。復又看了一遍這封信,她落目在“英雄用武之期”這句話上,啐了口,說道:“誰不誰,都能稱英雄了?不過他怕成了賊後,連累我家,尚算有點良心!”拿著信,自回屋去,高高興興的等她父母回家。

卻說高醜奴,離了王家,趕回李家。

剛進李家院門,就碰見了一個正往外走的年輕人,可不就是李善道!

高醜奴行禮說道:“二郎,信送過去了。”

李善道頭裹著個軟腳幞頭,穿著件白色的圓領長衫,腰圍蹀躞帶,雜七雜八地掛著些物事,配著柄刀,腳上一雙短皮靴,瞧其身材、打扮,有些勇武的意思,再看相貌,濃眉大眼,倒亦不醜。聽了高醜奴的稟報,李善道問道:“王翁怎麼說的?”

高醜奴回答說道:“小奴沒得見著王翁,王家小娘子說王翁出門了。”

卻這高醜奴個子高,李善道朝後讓了半步,“哦”了聲,又問道:“王家小娘子說甚麼了?”

“啥也沒說。她都沒給小奴開門,小奴把信塞進去的。”

李善道頷下蓄的有短髭,他摸了摸短短的鬍鬚,不覺“嘿嘿”地笑了兩聲,說道:“聞說王小娘子瞧不上我,不願嫁給我,……”忽地笑罵了一句,“他媽的!”

高醜奴問道:“二郎,生氣了?要小奴說……”

“醜奴,你實話告訴我,老子在縣裡的名聲是不是很壞?”

高醜奴說道:“這……,二郎在縣裡……”抓耳撓腮,吞吞吐吐。

“行了,你不用說了,老子知道了。”李善道大手一揮,又笑罵了一句“他媽的”,說道,“有道是,‘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就衝我這壞名聲,王家小娘子瞧不上我,半點沒錯!換是老子,也瞧不上咱!”雖是連著罵了兩句髒話,但言辭帶笑,顯是未將這事放在心上。

說完,他問高醜奴:“醜奴,你剛要說什麼?”

“怎麼聽二郎話裡意思,兩句他孃的像是在罵他自己?”高醜奴一邊納悶地嘀咕想道,一邊回答說道,“二郎,小奴剛想說的是,要小奴說,這信就不必給王小娘子家寫。聘禮都送過去了!二郎你這一退婚,聘禮不就打了水漂了?瓦崗,二郎想投,小奴便跟著二郎去投,乾的好了,就幹下去;乾的不好時,再回來,不耽誤二郎仍與王家小娘子成婚。”

“話不能這麼說。醜奴啊,大丈夫作事,不能沒有擔當!於今咱們要上瓦崗,這往後啊,是成龍、成蟲,還是最壞的結果,死在官兵刀下,可都說不好。這婚約雖說是我阿兄給我定下的,我也不能耽誤了王家小娘子,更不能牽累了她家。”李善道正色地說道。

這話,說得是半點沒錯,聽來有情有義,可問題是,這話從他口中說出來,卻叫高醜奴總覺得古怪,——這可不像是李二郎會說的話啊!高醜奴眨巴著眼,瞅著李善道,半晌說道:“二郎,自月前,你醉後跌了一交後,小奴咋總覺得,你跟往前不太一樣了。”

“不太一樣麼?”李善道打個哈哈,摸了摸頷下的短髭,沒有接住高醜奴的話再往下說,張了下天色,岔開了話題,說道,“醜奴,你回來的剛好,你再晚回來會兒,就得出城追我了。”

高醜奴個大心實,是個沒心眼的,果然就被吸引開了注意力,說道:“二郎,這就出發?”

李善道說道:“秦三他們已在城外等咱了,不好讓他們多等,再說了,我也沒啥收拾的。”拍了拍腰上佩著的刀,說道,“攜此一刀……”,點了點人高馬大的高醜奴,笑道,“加上醜奴你,便即夠了!走吧,咱這就出發!”說著,邁開大步,接著剛才的步子,向院外走去。

兩三個奴婢和高醜奴一道隨在他的身後,牽著一匹馬,跟著出了院子。

李善道吩咐送他出門的這兩三個奴婢,說道:“候大郎到家,與他說,我已上瓦崗,叫他無須為我憂慮。”

“大郎”,是李善道的哥哥,名叫李善仁。這個李善仁的性子與李善道大相徑庭,本本分分。——王家的這門婚事,便是李善仁給李善道定下的。李善道之所以今天臨暮遠行,正是為趁李善仁下午去了田裡察看的機會,好才能脫身離家,投奔瓦崗。

那兩三個奴婢面面相覷,有心進勸李善道不要偷偷地揹著李善仁去投瓦崗,可知李善道素來霸道,怕亂進勸的話,李善道惱將上來,再揍他們一頓,於是無人敢言,都諾諾應命而已。

暮色越發深沉,趁城門還沒關閉,李善道帶著高醜奴出了衛南縣城。

城南數里處,溪外田邊,十來個青壯的漢子正坐著玩耍。望見李善道騎馬來至,這十餘人忙趕上相迎。他們的個頭雖高低不同,年齡有長少之別,然俱強健,都帶著草莽之氣。

迎到李善道馬前近處,眾人叉手禮之,皆道:“二郎到了!”

“人齊了?”

最年長的一人答道:“共計十三人,一個不少,全都齊了,只等二郎到,便可啟程。”

——答話此人,即是秦三。

李善道把手一揮,豪氣地說道:“老子已經到了,那還等什麼?諸位大兄,走吧!”

於是,李善道一聲令下,這十三人和高醜奴混作一隊,都隨於李善道的馬後,徒步跟從,一干人乃南向而去。

衛南縣西鄰黃河,瓦崗寨所在的大伾山,就在黃河西岸的邊上,過了黃河就是大伾山,離衛南縣城挺近,只百十里遠。行路一日多,李善道等已到瓦崗寨外。

「每天兩更,請大家多批評。求推薦票,謝謝。

小弟的公眾號裡邊,有一個“隋唐雜說”的合集,專為本書寫的,主要是對隋唐時期政治、文化、經濟、軍事、風俗,還有人物、故事等方面的介紹,也算對本書時代背景的一個註釋了吧。凡文中提及之與此相關者,多有介紹。大家如感興趣,不妨可以一看。公眾號的名字是趙子曰。」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