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眾人你一言我一語,都在為自己的利益爭吵不休。
一個個開始互相彈劾,互相啟奏。
陳良原本無意加入這場爭鬥,若非老朱親自點名,自己根本就不會站出來。
看著南北兩方官員爭吵,陳良並未表態,而是暗暗觀察著朱元璋的臉色。
“老朱現在已經處在爆發的邊緣了。”
就在此時,一道整齊洪亮的聲音響起。
“肅靜!”
站在兩旁的御史一開口,朝堂眾臣頓時便安靜了下來。
這時,諸位大臣才注意到朱元璋的臉色。
“怎麼?不吵了?給咱繼續吵啊。”
朱元璋緩緩開口,聽不出一絲喜怒。
但越是這樣,群臣心裡愈發緊張。
“你們不是有很多表達嗎?怎麼現在都啞巴了?”
群臣一個個低下腦袋不再說話。
開玩笑,這時候誰要上去觸朱元璋的眉頭,輕則腦袋搬家,重則夷滅三族!
就在這時,一道平穩有力的聲音忽然在殿內響起。
“臣支援陛下分南北榜取仕,陛下,此事就這麼定了。”
“以後年年都是如此,陛下天威,誰敢再有異議?”
此話一出,眾人紛紛將目光放在開口之人身上。
陳良雙眼微眯,見他站的位置加上他一身紅袍,陳良隱約猜測出對方的身份。
“丞相,可是……”
“沒有什麼好可是的!這次南北學子之爭的教訓還不夠嗎?”
“陛下既然有解決辦法,我們只需依命行事即可。”
朱元璋眼神掃過說話之人,不經意般開口道:“胡惟庸,你可是淮西人士。”
“你們南方籍的官員可都不贊成南北分榜啊。”
朱元璋道破對方身份,果不出陳良所料。
“按照歷史程序,過不了多久,胡惟庸就會被處死。”
陳良在腦海中翻閱著有關胡惟庸的歷史故事。
“陛下,這和我是什麼地方的人沒有關係。”
“臣只是覺得,這位御史說的不錯。”
“若不這麼做,將來北方百姓離心離德,大明就不是完整的大明瞭。”
“甚至會對未來的大明造成極大的隱患。”
“即便是為了自己一方的利益,首先也該為國家著想。”
“不然,國家有失,朝堂諸公又有何利益可言?”
胡惟庸一番話讓朱元璋原本陰沉的臉色平靜下來。
“你們都給咱聽聽!”
“都是南方人氏,人家的大局觀比你們強多了!”
眾南方官員一個個噤若寒蟬,眼神偷偷瞥向站在最前端的胡惟庸。
“這件事就這麼定了!至於你們!劉三吾,白信蹈!”
“你們身為考官,此次科舉嚴重瀆職!”
“嫉賢妒能,故意壓下優秀的北方學子試卷!”
“任人唯親,以致賢能之士欲報國無門,不能為我大明朝效力!”
“以及韓宜可,身為左副都御史,負有監考重任!卻嚴重失職!”
“來人吶!把他們都給咱打入……”
話音未落,胡惟庸突然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陛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