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日之後,朱標身體已然完全恢復。
春去秋來,如今正是立秋之時。
“陛下,臣等此次親下江南,查明貪官數十名。”
隨後,眾監察御史遞交奏呈,將貪官悉數列舉。
觀後,洪武皇帝大怒,輕則發配邊疆,重則誅殺九族。
“爾等勞甚,皆有功於社稷,咱要好好的獎賞你們!”
“為陛下盡忠,是臣等職責所在,不敢言功!”
朝中群臣此時紛紛議論起來。
“這次他們下江南,竟然抓掉這麼多人,如此順利。”
“難道你不知道?原本這些監察御史可謂是舉步維艱,也怕牽扯出朝中重臣得罪了他們。”
“後來太子病癒,親自主持,全力徹查此事。”
“難得的是陛下竟然準允,有太子殿下在,自然無往而不利。”
“你說太子為什麼這麼做?”
“首先當然是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其次則是為了周忱等一干官員,還他們一個清白。”
“當然,最重要的……”
說話間,那人將眼神放在一旁的陳良身上。
陳良身為御史言官,此時正站在旁邊觀察著朝中群臣的一舉一動。
聽著那些監察御史念出來的名字,陳良皺了皺眉,隨後嘆息一聲。
“還是沒摸到那些最重要的人,不過這個結果已經十分不錯了。”
“周忱官復原職,我攤丁入畝的國策應當能夠開始推行。”
就在此時,只見太子朱標開口道:“父皇,江南之事已經水落石出,其中死傷毀田之事,皆是那些貪官所為。”
“父皇聖明,命周忱官復原職,如今江南已定,水災之患也被陳良以非常手段徹底解決。”
“天時地利人和具在,正是推行攤丁入畝國策的絕佳時機。”
此話一出,朝中震動。
“太子殿下竟然在這時候表明支援陳良的態度!”
“推行攤丁入畝,還是無法避免嗎?”
“陳良不過小小芝麻官,卻不知用何種手段,能讓太子殿下如此信任!”
群臣一個個互相討論起來。
隨後,只見一人從班中站了出來。
“陛下,臣竊以為不可!”
此話一出,眾人紛紛將目光集中在那人身上。
“如今江南初定,還需恢復,無論當地官員還是百姓都需要一個適應階段。”
“推行國策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冒然舉動,只怕國策推行不成,反倒釀成大患。”
話音剛落,只見又一名官員站了出來。
“一派胡言!”
“陛下,江南當地貪官盡多大數十名之巨。”
“若非太子親力親為,主持此事,恐怕還不知有多少漏網之魚!”
“如今都察院以雷霆手段肅清江南的官場風氣,此時正是推行國策的最好時機!”
那人正還要說些什麼,卻見另一名官員又站了出來。
兩方人員爭執不休,一左一右的站立,對應著一南一北。
見狀,朱元璋並沒有及時制止,而是默默觀察著自己手底下這些人。
伴君如伴虎,此時的朱元璋心中思索。
“這些人一邊是南方籍貫的官員,一邊是北方籍貫的官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