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我怕在這場鬥爭中波及到無辜之人。”朱標皺眉道。
聞言,一人笑了笑。
“殿下是怕波及到陳良吧。”
朱標點頭。
“陳良如今雖然保持中立,沒有站隊的意思。”
“但也正是因為他的這種態度,讓那些北方官員感到不快。”
“如今朝中流言四起,說陳良表面上保持中立,實際上左右逢源。”
“是想要為自己的未來鋪路。”
“更有甚者說,陳良是想要團結起南北雙方,將來待殿下即位,能夠對抗皇權。”
此話一出,朱標心中感到極為不滿。
“到底是誰這麼愛嚼舌根?”
“陳良為人我還是知道的,他只不過是想為百姓做些事情,說話直了些。”
“竟然說他想對抗皇權?要是讓父皇聽了去,以父皇多疑的性格,陳良恐怕人頭不保!”
眾人點了點頭。
“我等擔心的就是這一點,如果陛下對他猜忌,那陳良就危險了。”
“陳良在朝局之中雖然還能應對,但畢竟底蘊極淺,憑藉著自己的聰明才智還能勉強周旋。”
“若是時間長了,陳良心力交瘁,一個不注意便有可能萬劫不復。”
“現在流言中就給陳良扣了頂大帽子,必須想辦法把他保護起來。”
“然後再查流言之事,將此事徹底解決。”
殊不知,流言正是朱元璋默許的。
朱標點了點頭,道:“各位愛卿可有什麼好辦法?”
眾人互相對視一眼,其中一人道:“不如,將陳良調往太子府,作為太子府屬官。”
“其他職位保留,尤其御史言官這個位置不能丟。”
“所以他既不能升也不能降。”
御史有監督皇權的權力,歷史上萬曆年間,萬曆皇帝便很直白的說過:朕怕御史。
“可是,把他調入太子府,總要有個理由。”朱標皺眉道。
“這個無需殿下掛心,交由我等即可。”幾名太子府屬官信誓旦旦道。
見眾人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朱標內心緊繃的神經也稍稍放鬆了一下。
就在此時,一直在旁沉默的永昌侯藍玉突然開口。
“殿下,關於朝局之事,倒是長久之事,一時半會兒也解決不了那麼多問題。”
“眼下殿下還是多關注自身,比如,燕王。”
此話一出,眾人紛紛將目光集中在藍玉身上。
其中一人冷哼一聲,道:“如今陳良之事迫在眉睫,你卻來說什麼燕王。”
“永昌侯豈不知,殿下與諸兄弟之間的關係?”
對此,朱標擺手道:“諸位愛卿就陳良之事先行動,我和永昌侯商討些其他事情。”
見狀,幾名太子府屬官微微一愣,隨即點了點頭。
看著眾人離去的背影,朱標苦笑一聲,道:“這些人,免不得又要對我兄弟一番猜疑。”
一旁,藍玉開口道:“殿下,猜疑事小。”
“燕王表面看起來對您畢恭畢敬,其實對您威脅極大。”
“他曾隨常遇春將軍征戰,本身深通兵法,有勇有謀。”
“要說皇子之中誰對您最有威脅,非燕王莫屬。”
藍玉一番話可謂說的十分直白,彷彿日後朱標一即位,燕王就會起兵造反一般。
而朱標對此不置可否,只是道:“如今燕王遠在封地,我與他難見一面。”
“父皇身體硬朗,我和父皇父子不相疑,永昌侯恐怕有些多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