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工作了這麼久,他們的工作成果總算得到了肯定。
並且這是他們初入官場,也是第一次要受到皇帝的嘉獎。
他們內心自然是激動無比的。
但是看陳良的臉色,眾北方官員也沒有這樣喜悅的心情表露在臉上。
一旁,韓克忠十分了解陳良。
陳良會擔心什麼,那肯定都是有原因的。
只見韓克忠走至陳良身邊。
“陳兄,正如他們所說,這是好事,你在擔心什麼呢?”
“我只是覺得總感覺哪裡不對,陛下為什麼突然這時候召我們回來?”
“要說重賞我們,那也是在國策推行完成的時候。”
“雖然這時候江南局勢清明,但眼下也還是要用人的時候。”
“而最適合的人選莫過於我們了。”
“要重賞,來年春節重賞也不遲。”
聞言,韓克忠不禁也皺起眉頭。
一旁於子明道:“陳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陛下既然有旨意召我們回京,就算其中有什麼問題,我們也不得不回。”
“在這裡幹想也想不出什麼結果。”
“是啊陳良,不如放寬心態,我們也有好些日子沒有回京了。”
“況且江南推行國策也已經完成的差不多了。”
“也許是陛下覺得我們工作辛苦,反正後面的工作有江南本地官員也可以完成。”
眾人紛紛前來勸解,見狀,陳良微微嘆了口氣。
“好吧,你們說的也不無道理,也許是我想多了。”
“既然如此,各位都回去收拾東西吧。”
此話一出,眾人當即便轉身離開,一個個高高興興的模樣。
一旁,本地官員看到這一幕,心中多少有些羨慕。
他們離京城遠,前途自然也不如這些在翰林院工作的人。
並且他們一年下來,只有些許微薄的俸祿。
而皇帝的獎賞必然不會少。
“陳御史,恭喜你啊。”周忱感慨道。
陳良微微一笑,道:“似乎似乎尚未可知,沒什麼可恭喜的。”
一旁韓克忠當即提醒道:“慎言。”
聽了韓克忠的提醒,陳良不禁皺起眉頭。
他又想起了那些錦衣衛。
毫無疑問,錦衣衛此時肯定在暗處觀察著自己。
方才自己說的話又沒有避諱,那些錦衣衛如果在附近的話,肯定都聽了去。
若是報告給朱元璋,以朱元璋那個小心眼,說不定回去會給自己穿小鞋。
而關鍵的是,錦衣衛一定會報告給朱元璋。
畢竟錦衣衛的存在就是給皇帝一個人服務的。
“陳御史,你放心。”
“即便你走了,宵禁那件事情我也一定會查清楚的。”
陳良點了點頭。
“那就有勞周大人了,不過不必將此事太放在心上,有進展便留意一下。”
“若是沒有也就算了。”
“放心吧,我心裡有數。”
隨後,周忱送陳良和韓克忠一直到客棧。
而衙門內,眾人看著幾人離去的背影,不禁輕舒一口氣。
“請神容易送神難,這些個瘟神總算走了。”
“楊知府,你到底用的什麼手段?竟然陛下都親自下旨把他召回來了。”
對此,楊知府笑了笑。
“我沒那麼大本事,那都是朝中之人的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