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無奈輕笑一聲,隨後緩緩道:“你這賑災良策必定會在朝堂上掀起軒然大波,日後怕是有數之不盡的麻煩,想好如何應對了嗎?”
魏徵的擔憂李寬當然清楚。
這一次將賑災的辦法獻出去,也是李寬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
如今是貞觀二年,朝堂局勢雖然說依舊是晦暗不定,但唐皇李世民的崛起已經不可阻擋。
今年蝗災一過,貞觀年間的大災也會逐步減少,復興之路已經近在眼前。
李寬不想自己一直窩在這甘井莊中。
這一次獻策也是個劍走偏鋒的路數,自己也算是徹底暴露出來了。
有麻煩那是肯定的,但李寬還是有些自信,不會被波及太多。
只見那李寬仰著小臉,滿是笑意的看著魏徵,開口道:“老師,滿朝文武還能和我這一個娃娃過不去不成?”
魏徵愣了一下,顯然是有些意外李寬會這麼說。
看著李寬那張人畜無害的小胖臉,魏徵突然大笑起來。
“對對對,為師險些忘了,你還是個孩子!”
……
長安城,皇宮,太極殿。
自關中蝗災四起之後,朝廷幾乎一直處於連軸轉的狀態,為的便是儘快平復這次大災。
作為大災之中的第一次大朝會,一大早宮門口就聚集了不少官員。
隨著內侍太監宣旨入宮,眾官員如同潮水般,有序的進入到了甘露殿內。
只是稍等了片刻,一身龍袍頭戴冠冕的李世民便緩步走了出來。
剛剛坐在皇位上,那珠簾背後的眼睛就掃過一眾大臣。
“有事早奏,無視退朝!”
隨著內侍太監聲音落下,只見佇列當中一道人影一步跨出,手捧笏板站在了大殿中央。
“臣御史臺鄭穎有事奏報!”
看著站出來的人,李世民眼睛微微一眯,臉上神色微變,頓了一下之後才開口說道:“鄭愛卿有何事啟奏?”
“啟奏陛下,關中大旱,蝗災四起,實乃天降懲戒,上天之昭示,乃聖人德行有虧所致。”
“臣以為,陛下應下罪己詔,昭告天下,方可平息天地之怒火,還世間之清明!”
隨著鄭穎話音落下,偌大的太極殿內靜的銀針落地可聞。
群臣低頭垂手也不說話,甚至於都不敢看皇位上李世民是何種反應。
而此時皇位上的李世民,珠簾遮蔽之下的臉色早已經變得陰沉無比,看向鄭穎的眼神中滿是殺意。
片刻之後,才看到李世民雙眼緩緩閉起,輕呼了一口氣,皮笑肉不笑的問道:“鄭愛卿所奏之事,是說朕德行有愧天地,只需下罪己詔昭告天下,便能夠消弭蝗災了嗎?”
“正是!”鄭穎臉上神色莊重,眉宇間滿是正氣凜然的看著李世民,心中沒有絲毫害怕。
“那朝中還有誰覺得,鄭穎所言有理?”
隨著李世民話音落下,那大殿佇列之中又有幾人站了出來。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不過片刻,滿朝文物站出來的足有數十人之多,聲勢一時間浩大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