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甚至於要用這種做法影響整個大唐的臣民。
將一種純純的功利性變成了還有一種精神存在。
這是李世民從未想過的道路,或者說是他從沒有注意到過的方向。
可以說李寬將功臣的價值發揮到了極致。
想著這些,李世民再看向李寬的時候,眼中早已經是一片火熱。
“寬兒,你說說看,父皇若是要建這樓,叫個什麼名字好?”
李寬故作沉思,片刻之後才抬頭說道:“父皇,不如叫凌煙閣?”
“取振翅凌煙之意。”
“凌煙閣~?”
李世民細細品味著李寬所說的這個名字,眼神也逐漸變得明亮起來。
下一秒,只見李世民猛地一拍手,興奮道:“就叫凌煙閣!”
“這名字不錯,寓意也很是符合這樓的定位!”
說完,李世民看向李寬滿臉的笑容。
“早知道你有這麼好的主意,朕何至於苦思冥想這麼多天?”
不得不說,李世民這感慨也並不是無的放矢,而是真的發現自己琢磨了幾天不如李寬剛剛說的這個主意。
一瞬間,將自己所有的難題都迎刃而解了。
倒是李寬聽到這話之後,不驕不躁,輕笑一聲搖了搖頭說道:“父皇這話說錯了,兒臣這是旁觀者清罷了。”
“父皇終日被政務煩擾,考慮事情難免從朝廷大局出發,掣肘多那是自然地。”
“兒臣就不一樣了,向來沒心沒肺,想法也是天馬行空,雖然說各有各的好處,但說到底犯錯的機會也大。”
“這次不過是恰巧說中了而已。”
李寬的這一番話句句都是自謙,但李世民可不會當真。
單單說的那句讓功臣成為天下臣民的榜樣,就足以證明李寬這不是滿口胡謅的辦法。
但李世民喜歡的就是李寬這個性子,不爭不搶,怡然自得。
因此也並未點破李寬話中的不妥之處。
只是笑著看了一眼李寬,開口道:“你也不要自謙,這次突厥大捷,你同樣功勳不小,朕已經擬好旨意,等到王師還朝之日,你就知道是什麼了。”
聞言,李寬眨巴著大眼睛看著李世民,小心翼翼的問道:“父皇就莫要賣關子了,提前給兒臣透露一點?”
見狀,李世民笑罵一聲,卻是沒有說出來。
而這一幕落在落在李泰和李恪哥倆眼中,卻讓兄弟兩人忍不住心頭一震。
父皇同二哥的關係那真的不是一般的好。
除了稱呼之外,很難看出來兩人一個是皇上,一個是皇子。
一時間,兄弟兩人心中暗自感慨。
他們這二哥當真不是一般的強,三言兩語就讓父皇變成了這個樣子。
但同時,兩人又有些羨慕。
同父皇商討政事,打趣說話,這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二哥卻應對的遊刃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