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常大戰,每個人都各有分工。
例如募集士兵,整備軍械糧草,這都是兵部杜如晦的事情。
至於如何作戰,指定大體的方向,是李世民同一眾將領幾番討論之後才能確定的。
最後如何作戰,如何隨機應變,那是統軍之人的事情。
但這一次攻滅突厥頡利可汗一戰,卻出現了一種詭異的現象。
從初期的軍糧籌備,李寬就插了一手,將新式軍糧拿了出來,獲得杜如晦乃至軍中一眾老將的推崇。
而事實也確實是這樣,自從大軍出征之後,李靖等人對於這軍糧的誇讚就沒有停過。
而在制定作戰計劃的過程中,李寬更是提出來了極其明確的目標。
內部分化,再加上斬首行動。
並且想出來了讓商人先行,打探頡利可汗的位置。
可以說從大軍開拔之後,這個詳細的計劃就沒有多少變化,一直是按照李寬的設想在走。
至於細緻的作戰方式,恐怕也沒有遇到多少問題。
畢竟這一次的速度不是一般的快,捷報傳來的時候,就連李世民都驚訝了一下。
如此算來,李寬在這一戰過程中,雖然沒有離開長安城,但卻是功勞最大的一個。
見李世民陷入了沉思當中,李淵這才淡淡道:“論功行賞雖然說是朝廷的事情,朕也不便插手,但該講的事實還是要講的。”
“寬兒的功勞擺在這裡,任誰都不能忽略,所以這論功行賞一事你要好好考慮,莫要寒了人心。”
說起來,李淵之所以這麼說也是為了李寬。
他可太清楚自己這兒子了,有些時候不是一般的坑。
為了籠絡和穩住自己的老部下,李世民恐怕會弱化了李寬的功勞也說不定。
李世民苦笑一聲,開口道:“父皇放心,寬兒的功勞皇兒是不會忽視的。”
倒是李寬,此時眨巴著大眼睛,臉上神色滿是無辜,就好像不知道李世民和李淵說什麼一樣。
自李淵的寢宮出來之後,李世民便一直在琢磨李淵剛剛說的話。
甚至於一路上都沒有多說一句話。
直到將李寬送回清園之後,李世民才看著長孫皇后開口道:“觀音婢,你說父皇今日所說的事情到底是什麼意思?”
長孫皇后失笑一聲,緩緩道:“意思很簡單,那便是讓陛下多關注關注寬兒。”
“雖然說後宮不得干政,但臣妾有句話還是要說的。”
“寬兒身份特殊,尤其是年齡在這裡擺著,但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陛下更不能輕易忽視寬兒的存在。”
“因為他是晉王,是皇室宗親。”
聽到這話,李世民頓時恍然大悟。
自大唐建立已有十幾年的時間,從一統天下到如今蕩平外族。
可以說這些年朝中不少大臣累積的功勞已經不小。
尤其是像李靖這種存在,說一句過分的話,就算是封異姓王的資格都有了。
但即便如此,李靖依舊只是一個郡公。
不僅僅是李靖,像程咬金等人,也是如此。
不是李世民不想給他們更高的爵位,而是現在給了日後給什麼?
一步到位固然好,但下一步不賞便會寒了人心,賞的話就會面臨賞無可賞的地步。
因此,剛剛在寢宮當中,李淵其實是在藉著李寬提點李世民,要注意一下自己那些老部下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