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殺敵爆裝備,富養童養媳

第13章 童養媳哇塞的身材

檀木方桌上錯落擺著幾碟時蔬醃菜,中央那碗金黃油潤的炒雞蛋正蒸騰著氤氳熱氣,混混著蔥花熗鍋的焦香,絲絲縷縷纏上房梁。

武長風面前的海碗裡,雪白筋道的麵條臥在濃稠湯中,青翠蔥碎如同碎玉般點綴其間。

這是這些時間裡武家最豐盛的一餐了。

原本霍紅只做了一份白麵條,是給武長風獨自一人吃的。

她和鄭秀娘吃些黑麵蒸饃就行。

但武長風拿出解困的,且有相當大富裕的銀子,霍氏便做了三大碗白麵條。

一家人就著雞蛋蔬菜高高興興地吃起來。

半響。

霍紅想起什麼,對鄭秀娘道:“秀兒,聽說親家母這些時間挺不容易的,我在給你些銀子,改日你帶上幾升白麵,再拿上一匹布回去,都是一家人,能幫就幫一點。”

鄭秀娘高興地道:“謝謝娘。已經給一次,不需要了。”

霍紅道:“一份是給你零花,一份是讓你回家看望父母的,不可混淆。”

燭火躍動間,少女低垂的睫毛在臉頰投下細碎陰影,喉間哽咽化作細若蚊蚋的‘謝過孃親’,手指無意識摩挲著粗瓷碗沿上新補的鋦釘。

雖說現在武家已經很窮了,不過鄭秀孃的家卻是更窮,她家父母一共生養了八個孩子,不過早在幾年前便有兩個弟弟餓死了,還有一個哥哥,兩個姐姐也都送人,現在他們家每日是靠糠菜過日,比起他們,倒是現在的武家算是大財主了,至少現在還可以吃上白麵。

更難為可貴的是,哥哥很厲害,拿回來的銀子足足二十兩,這還不是軍餉,而是賞錢。

鄭秀娘可以想象到時回孃家的風光,在宣府鎮這個地方,如果走親訪友,用竹籃子裝上幾升白麵,加上一些糖品,還有一匹布,已經是非常昂貴的禮物了,足以引起旁人的羨慕。

而霍紅也是個要強的人,如今家中暫時解困,自然會想著幫助鄭秀娘。

平日她與鄭秀娘二人在家都是穿著補丁的衣裳,不過出門時,一定要換上上好的衣裳,就是為了不讓別人看輕現在的武家。

三人談著話,不過武長風多是聽著。

霍紅嘆道:“前幾日去城裡,這糧米又漲價了,粟米一斗要八錢,連穀糠都要一斗一錢,看到很多人家買不起糧,一些男女就餓死在路旁。”

鄭秀娘也是在旁道:“是啊,現在我們村內的豬肉一斤要二百多文,一個鴨蛋都要二十文錢呢。萬幸的是哥哥能賺錢。”

霍紅頗為欣賞的看著自己好兒子,不知為何,再也看不到憨相,著實老天爺開眼啊。

而武長風心中暗歎,宣府鎮一帶是富饒之地,水利相對充沛,乾旱相比其它地方較輕,目前這個物價還算好的。

依他對歷史的瞭解,到了崇禎十六年,就算在江南之地,物價也漲到不可思議的地步,一斗米要二兩銀子,甚至最後漲到了六兩,一枚鴨蛋要三十文錢,一隻雞一千多文,而一個小廝婦女不過錢一千二,亂世中人命之賤,百姓之難可見一斑。

霍紅與鄭秀娘說起各種傳言,霍紅不住嘆息,同時慶幸自家還有吃的,還有一個好大兒,百姓總是知足的,只要還有一口飯吃,便會心裡滿足。

吃完飯後,鄭秀娘去涮碗,武母看著她瘦小的身影道:“這孩子倒也勤快,就是身子骨弱了些,怕是到時生養困難啊。”

鄭秀娘從小在武家生長,與別的農家婦人一樣,有著傳統儉樸,幹活勤快的優點,晨起劈柴餵豬,晌午下地鋤草,暮色裡還要漿洗全家的粗布衣裳等事,她都是盡心在做,這點上武母是滿意的。

不過她認為鄭秀娘身體不是很好,特別是胸小臀瘦,布衫裹著的身板薄得像曬乾的蕎麥殼,盆骨窄得怕是連產婆的手都容不下,這讓她有些不滿。

在她看來,女子胸部飽滿,將來孩子才有充足的奶水,臀部大,生產才容易,胸小臀瘦這就糟了。

其實古時女子以胸大臀肥為美,娶親多看女方身材而不是臉蛋這是有道理的,古時小孩夭折率高,養大不易,霍氏曾生養過五個孩子,不過大多夭折了,只餘武長風一根獨苗,所以看到鄭秀娘這個情形,武母不免擔心。

不過話是這樣說,她平日待鄭秀娘還是不錯的,鄉間媳婦談起都是羨慕,認為鄭秀娘找到一個好婆家,這點上,鄭秀娘內心也是明白的。

不過,在武長風看來,鄭秀娘就很符合他的審美。

他的目光卻流連在鄭秀娘低眉斂目的側顏。

比起那些膀闊腰圓、臀如石磨的農婦,鄭秀娘纖穠合度的身段更合他心意。

少女布衣下起伏的曲線恰似宣紙上的工筆仕女,素手洗碗時衣袂翩躚的模樣,總讓他想起前世江南水鄉的吳儂軟語。

只是這話斷不能與母親分說,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