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殺敵爆裝備,富養童養媳

第33章 打造水車

“這是……”

鄭秀娘捧著巴掌大小的鏡子,完全痴呆了。

那鏡面光潔如水,沒有一絲瑕疵,映照出周圍的一切清晰無比。即便是在光線並不充足的室內,鏡子裡的世界依然明亮生動。

“這……這是何物?”鄭秀孃的聲音微微顫抖,眼中滿是震驚與好奇:“莫非是仙家法寶?”

武長風得意的笑道:“鏡子而已,但易碎。”

鄭秀娘滿目驚訝,平日裡只能透過水麵模糊地看到自己的輪廓,而眼前的景象簡直如同親眼目睹另一個世界中的自己。

“謝謝哥哥!”鄭秀娘把玩著,一會照照自己,一會照照屋內其他陳設,開心的不行。

武長風摸摸她的頭。

說句不好聽的,這就一個鏡子,在古代都能哄騙一個黃花大閨女了。

……

第二天。

趁著還有時間。

武長風雷厲風行,直接找到了里長,商議買地之事。

大明國初實行裡甲制,以一百一十戶為一里,一里十甲,每甲十戶。

每裡推舉丁糧多者十人為里長,每人輪流擔任一年,十年一週轉。

每甲以丁糧多少為順序,每戶在十年中輪流擔任一年甲首。

這裡甲制就如後世的鄉鎮制度,在大明國初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明中葉後,地方鄉紳勢力興起,里長甲首之類的職役地位日趨下降,特別是行一條鞭法後,各地裡長甲首更如苦役賤役,大明地方的統治秩序慢慢崩潰。

不過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在地方的管理上,里長甲首們還是負有重要作用,比如這地方上的田地買賣,便要由該地的里長負責監督,並由里長從州或是縣衙處領來格眼契紙作為交易憑證,在買賣的推收過割後,出了問題里長也要負責。

在武長風找來李安甲長後,聽聞武長風要買些荒地官田,里長有些奇怪,他道:“賢侄,老哥在這裡說一句,你不是文人,不是舉人,連生員也不是,按道理,你是沒有賦稅優免的,眼下田稅很重,你買了荒地後,還要投入很多錢糧,到時便是得不償失啊。”

李安己經知道武長風最近在軍營混的風生水起,直升總旗,打定主意要與武長風深交,所以他的話說得頗為推心置腹。

武長風聽了也有些感動,不過他主意己定,豈會因為姜安的幾句話便打退堂鼓?

他道:“世叔,我是有自己主意的,還請您行個方便。”

說著一錠約一兩的銀子己是輕輕地放於他的手上,姜安眼睛一亮,嘆了口氣,道:“也罷,都是鄉鄰,能幫我就幫這個忙好了。”

當下他去了州城一趟,取來契紙格眼,同行的還有一個宣府鎮司吏,名叫孫得旺的。

幾人沿著冷水河邊走了一趟,最後在離河約兩裡處的一個地方,又驗看過武家的戶帖式後,以一畝五兩多的價格,以父親武威的名義,武長風買了二十畝荒地,得到了一張《崇禎七年宣府鎮武威買地赤契》。

此外還有一張推稅票:宣府鎮二里黃冊里長李安,今據宣府鎮官衙賣過官地二十畝,罔字八百八十乙號土名下洪,每畝徵銀五分三厘,共稅銀一兩六分整。以上一號推入本里六甲武威戶解納,存照。

崇禎八年正月初七日黃冊里長李安,押。

經管戶丁:武長風。

書手孫得旺,押。

契約與推稅票都是一式兩份,當武長風在契約與推稅票上籤上自己名字時。

李安與孫德旺都有些驚訝地看了武長風一眼,同聲道:“這是什麼東西?”

武長風簽字並不是用的毛筆。

而是……油性筆!

細長的筆桿,手指一握,便留下字跡。

武長風晃了晃:“我沒事鼓搗的筆桿,命名為油性筆。”

李安嘖嘖稱奇:“不用點墨的?”

“無需。”

孫得旺瞪大眼睛,倒吸一口涼氣:“字跡照重絲毫不比毛筆差,看著不錯啊。”

接過油性筆,細細打量著,目光都移不開了。

嘗試自己用了用。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