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殺敵爆裝備,富養童養媳

第35章 破土動工

城外。

張衡帶著建造水車老匠去預定的位置勘察地形,就準備開工建設了。

而武長風則帶著石匠繼續向著邊境方向前進。

路上。

雙方交談提到了工錢方面問題。

這些石匠的要求不高,除了每日的食宿外,需每日給銀三分,武長風答應了他們。

這些工匠見武長風答應,都是喜形於色,這個兵荒馬亂的年代的飯食終於有下落了。

“謝謝大人!”

“大人真慷慨啊!以往給別人幹活,恨不得就給我們口飯吃,嗚嗚嗚~~”

“這是遇到青天大老爺了,我想把我兄弟也叫來。”

……

武長風道:“工錢也不是白給,幹好了有賞賜,幹不好直接給我滾蛋。”

石匠們拍著胸脯表示,為了榨菜,也得好好幹活。

果然……民以食為天。

他們這些人都是世代匠戶,己經參加過諸多城堡的修建,建設規劃新堡,其實對他們來是輕車熟路的事。

在周邊轉了幾天後,他們很快便拿出城堡的設計平面圖,包括街道的劃分、水井的位置、廟宇的位置及各處宅院的位置,還有將來堡牆、堡門及堡牆上的垛孔、射孔等防衛設施都有。

在選址上,他們的意見也與武長風相合,都是決定緊沿李大勇的墩堡南向修建堡壘,一來這樣防守更有依託,二來這個位置是修建在一個隆起的小丘上,地勢從高到低,有利於城堡的排水,以防未來雨澇積水之患。

圖紙好了,選址也不是問題,關鍵是修建城堡的成本錢糧。

依盧象升的計算,在大明,修建一個墩堡需要銀千兩,修建一個樓臺需要銀六百兩,修建一座周長一里多的小型城堡需要銀七百多兩,糧六百多石。

不算糧食,這已經高達二千多兩了。

那些匠戶的計算大致也是如此。

武長風未來的新堡,規劃中周長要在一里多,足夠。

同時,他還要堡修建成稜堡式樣,那樣防守更加堅固,但這種花費是驚人的。

就像毛坯房子裝修,簡裝也是它,豪裝也是它。

武長風的預算在三千兩銀子。

幸好建堡土地不要錢,這樣就省了許多。

大明一般軍堡的主體是城內的營房、糧倉、草料場、武庫、馬場,再加上外面的城牆、城門、甕城、角樓、護城河等,各地屯堡基本上也是如此。

很快的,那些匠戶忙活起來。

首先的,在靖邊墩南向的幾十畝地中,他們熟練的劃出幾十份的基宅地,並分出出行道路與三條主要街道。

隨後在正西面的中軸線盡端,匠戶們還第一時間劃出一座廟宇的位置,當地軍民一般稱這個位置的廟為“正王廟”。

然後街的交叉處又劃出一塊地方,未來將在這裡興建“馬王廟”,一個高高的戲臺也將建在這裡,戲臺對面還將興建“老爺廟”,此外在城的南端也將興建一個“娘娘廟”。

武長風本來不想要這東西,佔地方,也只不過是象徵性意義。

但民風就是如此,只能砸銀子建設。

除此外,在城的東面地方,還要留出幾塊地修建未來彰表軍功的廟祠,如旗壽廟、顯忠祠、褒忠祠等。

另外各條街的主街街心上,還將留出地方興建各樣市坊與牌坊。

這種規劃都是當時大明各邊鎮軍堡民堡的常規佈局,武長風自然不可能擅改,他也改不來,老實說武長風后世就對建築一竅不通。

而對於匠戶們第一時間劃出各色廟宇的修建地方,武長風也表示理解,這都是當時軍民們的精神食糧。

這個世界娛樂貧乏,除了拜廟看戲,還能有什麼娛樂?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