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殺敵爆裝備,富養童養媳

第43章 壯大基本盤

於是,陸續有一些民眾投奔而來。

這些民眾大多都是無可歸的流民。

而前來投奔的人中,有一些還是單獨的女子,是在流亡的過程,與家裡失散,或者全家都已經死亡,只剩下自己。

在這些女子之中,有個女子很眼熟,武長風記得她,是青陽村的杜明月。

她的日子不好過。

一個黃花大閨女被建奴擄走,回來之後,還被退婚。

村內更是風言風語,說她貞潔不在,杜父更是冷淡,視為丟了杜家顏面。

實在是在村內待不下去,想起當日武家人的出言救命,再打聽當日的武長風已是升為總旗,並在這邊建堡,她便前來投奔。

武長風倒是沒有特殊照顧。

只是吩咐高敏女好好安排她,高敏都是滿口答應。

這些時間內,堡內的女子都是聽她的指揮,洗衣做飯雜物等,都是由她的安排,讓這個五大三粗的婦人頗有春風得意的感覺。

……

隨著新加入的民眾增多,新堡的建設速度還在加快。

這一日又有十餘戶流民滿懷希望地站在武長風面前,希望武長風能收留他們。

武長風當時正在總旗官廳內撰寫操練的章程,他採用的上一世民兵訓練手冊中的內容,在與本土結合改良。

此時聽到又有一批流民前來投靠時,他連忙放下筆,走出來。

看到這批流民,武長風吃了一驚,只見這群流民約有十多戶人,五十餘口的樣子,是這些時間前來投靠新堡人數最多的一次。

看他們都是衣衫襤褸,面黃肌瘦,而且操持的都是同一個口音,似乎是同一個村莊出來的人。

這些人站在南門前,都是用畏懼的眼神看著周邊各人,同時眼中又是滿懷希望。

在他們周邊,一些幹活的新堡軍戶不時對他們指點議論著,看著這些悲慘的流民們,新堡的軍戶們才發現自己的幸福,想當年自己與他們一樣,現在卻可以吃飽穿暖,這讓他們說話的聲音更為響亮。

武長風帶著張衡與熊冶出來時,見那些流民周邊圍了一圈人,張衡走上去大聲喝叱道:“你們幹什麼幹什麼,都不用幹活了嗎?”

眾軍戶們轟的一聲散了,又繼續幹自己的活,不過各人的耳朵都是高高豎起,時刻注意這邊的動靜。

眾流民看到如眾星捧月一般被眾人圍著的武長風,看他雖是年輕,卻是身形高大魁梧,氣勢不凡,剛才那個喝叱各人的軍頭也是滿面笑容地回站到他身邊。

眾流民知道這就是那位遠近聞名的武長風大人,紛紛跪了下來,哀求道:“求武大人收留。”

武長風聞到這些人身上多日未洗澡的酸臭味,再掃了這些饑民一眼。

發現這些流民有不少都是中年男性,體型尚可,但過於乾瘦。

他問道:“你們是從何而來?哪裡人氏?”

其中一個老者出來叩頭,他顫聲道:“小的等是從遼東而來,金兵鬧騰的實在是厲害,只得來關內逃荒,聞聽大人仁義,特來投靠,希望大人收留。”

立時又是一片的叩頭哀求聲。

武長風微微張開嘴。

遼東?

這群人逃荒這麼遠,竟然走到這裡來了!

大人就不說了,這小孩也能走到這裡,當真是不可思議。

不過,遼東地界實在太敏感,武長風伸伸手:“以往的戶貼可在?”

那老者連忙掏出來,送給武長風過目。

此時的張衡一直注意著武長風的神情,見他看完戶貼,略一點頭,當下走上前去,大聲說道:“大人開恩,願意收留你們,不過你們需謹記我們新堡的規矩,來到堡內,需得盡數加入軍戶,不願者立時驅逐!”

“以後我們屯堡會組織你們開墾荒地,並借於耕牛犁具等物,日後分下田地,第一年,堡內給大家免徵稅糧。第二年,每畝屯田徵糧一斗,以充付先前支借的牛具等銀。第三年起,每畝開徵屯糧二斗,你們可是願意?”

這些遼東來的流民事先都聽過新堡的規矩,眼下這個世道,能吃飽穿暖才是重要,民戶又比軍戶好在哪裡?

更不要說到時還有自己的田地耕牛分配,此後大家都可以過上安定的日子,眼前的那些軍戶就是例子。

當下人人叩頭道:“全憑大人作主!”

武長風讓張衡把這些人安排下去,先煮一些粥給這些人吃,然後讓他們到河邊去洗個澡,如此長途跋涉,身上都臭了。

此外,又吩咐唐禾將這些人一一登記入冊,發給他們軍戶帖,以後他們就是新堡的軍戶。

武長風又為這些新的軍戶安排了營房宿舍,等這些人休息幾日後,便讓他們修建堡牆幹活,有了這些新加入的人丁,或許堡牆的修建可以更快些,等堡牆建好後,又要組織這些新的人手開墾荒地了。

最後武長風拿來唐禾的文冊一看,不由吃了一驚,從新堡到現在,五個多月時間過去了,新加入的軍戶已經有三十餘戶,一百多口人。

加上連原來的軍戶匠戶,現在的新堡已經有戶上百,人口四百多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