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殺敵爆裝備,富養童養媳

第26章 炮響,短兵相接

明軍之中,有戰馬的騎兵一匹又一匹戰馬埋下了頭顱,一排接著一排齊步跟上,開始啟動小步奔跑。

而軍陣後一眾軍士,皆是手持弓箭,陣線略微散亂。

明朝邊軍發展至今,主要以軟弓長箭、快馬輕刀為主,持槍持矛的騎卒在軍中只佔了極少數。

明朝邊軍使用的大多為開元弓,所謂的“軟弓”,其實是相對於步兵用的重弓而言。

戰馬賓士之間射擊,戰馬顛簸對瞄準、發力的影響尤為巨大,使用軟弓可以保證即使在馬背上受到影響也能將弓開滿,以保證威力。

長箭,顧名思義,即加長的箭矢,使用長箭可以有效避免開弓過滿而導致拉距超過箭長。

一旦出現箭拉過弓身的情況之時,便會有毀弓、傷手的危險。

快馬輕刀兩者相互結合,明朝邊軍基本沒有什麼重灌騎兵,就算是裝備馬鎧也只是裝備輕便的半甲,主要是以速度取勝。

這並非是退步,而是因為需求的演變,畢竟一直以來明軍的主要對手是根本沒有多少甲冑的蒙古騎兵。

輕便的刀在馬上的確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可以依靠腕部力量進行靈活的單手揮舞,可以在馬背上進行一些複雜的動作。

騎兵交鋒,勝負只在轉瞬之間,誰能夠更快的使用武器,誰的勝算就更大。

雖說武長風手中長槍更長,也能夠在騎戰之中取得優勢,居於前陣的騎兵多使用長兵,但是更多人還是選取輕刀。

武長風沒有拔出馬刀,而是取下了懸掛在腰間的開元弓,因為射術精湛,他的位置一直都處於在騎陣的中間。

一方面方便射殺,一方面穩定軍心。

逆風迎面襲來,吹起了罩在他甲冑之上的火紅色戰袍。

高頂頓項盔上上三面火紅色的盔旗也在逆風之中不斷躍動。

身後軍士緊隨其後,沒有人退縮,沒有人逃亡。

“嗚————”

不同於之前的低沉,一陣極為高昂的騎號聲陡然在騎陣之中響起。

而當騎號響起之後,騎陣的速度再度加快了數分。

左側土匪的馬隊人數最眾,韃子也在其中,而且衣甲最全,應當是其部的精銳,威脅也是最大。

武長風頭腦清醒,趁其還沒有徹底展開陣勢,只需要擊破其前隊,便可以使得餘眾不敢進擊,進而瓦解土匪整個左翼的攻勢。

“嗚——”

張衡短促的騎號聲陡然在騎陣之中響起,預示著敵軍將近。

武長風扣弦引弓,直直的目視著前方,不用騎號提醒,他早已經是做好了一切的準備。

前方土匪的馬隊越來越近,耳畔是猶如奔雷一般響亮的馬蹄聲。

狂亂的呼喊聲自四面八方滾滾而來。

武長風挽弓搭箭,他的目光放在了右前方一名身穿著邊軍甲的土匪身上。

土匪之中,最為危險的人正是這些身穿邊軍甲的土匪,他們大多數都是老賊,從賊數年,一路南征北戰,技藝不凡,他們毫無疑問是土匪之中最狠的一群人。

也正是因為這些軍兵的加入,才使得土匪戰力越發的強盛,越發的難以剿滅。

如今的土匪步隊也並非全是亂哄哄一團衝來,他們甚至也開始排列軍陣,開始有了旗語,開始會聽從統一的指揮。

武長風抓準時機,弓弦滿月。

“咻————”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