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層浪。
李陽一臉平靜說出的話,直接驚得在場的所有人說不出話。
怔怔的看著他,久久無法回神。
在核聚變反應裝置材料上,取得一定的進展?
真的假的?!
尤其是曹啟東等人,比龍戰更加震驚。
他們知道,李陽完成了電流驅動技術後,休息了一個禮拜,便開始研究反應裝置的材料。
算起來,現在也才過去兩個禮拜左右的時間。
這麼快就有進展了?
好一會兒後,曹啟東才聲音顫抖的問道。
“李工,你沒有在騙我們吧?”
雖然打心底相信李陽的實力,堅信他以後一定能研製出,可以讓可控核聚變穩定執行的核反應裝置。
但是,要想在短短的幾年裡搞出來,他多少是有些沒有底氣。
更何況,現在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李陽就說已經有所進展。
實話實說,曹啟東是不太敢相信的。
其他人也都看向李陽,眼睛裡露著詢問的神色。
半個月,核反應裝置材料就有突破,這速度,未免太快了,也太不切實際了!
李陽不知道他們心中所想,只是如實說道。
“運氣比較好,我在回看ITER偏濾器材料資料庫中發現,純鎢在1200攝氏度以上,會出現顯著的高溫蠕變。”
“氘氚等離子體沖刷下的濺射率,會隨晶體取向偏差擴大至2.3倍。”
“所以,根據這些種種特性,我正在嘗試鎢基複合材料的製備。”
“目前進展還算順利,利用奈米相摻雜調控,透過溶膠-凝膠法,製備了鎢-錸-釔(W-5Re-0.3Y₂O₃)複合粉末。”
他簡單概括了近期的進展。
本來是打算,透過上萬次的測試,把鎢基複合材料成功製備出來,確定沒有問題後,再把這個成果告訴曹啟東他們。
但既然龍戰總司令都上門盛情邀請,讓他加入壓水型反應堆研發團隊,顯然目前的進展,不能再瞞下去了。
剛才曹啟東和曾博他們說的話,可能有些直接,但裡面的道理確實是那麼一回事。
不管從什麼角度來看,壓水型反應堆的上限,都比不上可控核聚變。
在現在國際形式焦灼,以及龍國在可控核聚變領域取得了一定成果的情況下,再投入大量的資源去從零開始研究這個技術,的確有些本末倒置。
五到十年時間,搞出壓水型反應堆,然後自研核動力航母,併成功下水。
這段時間,他同樣可以搞出可控核聚變,並讓核動力航母下水列裝海軍。
既然如此,何必在壓水型反應堆上大費周章?
曹啟東瞳孔微微一縮。
“鎢基複合材料?已經制備了複合粉末?這……”
這速度,有些太誇張了。
雖然材料學方面,他不擅長。
但他有個基本的認知。
李陽搞出了這種材料的基礎複合粉末,接下來就是各種測試、改良,直到能達到製備核反應裝置的標準為止。
如果後續的測試無法透過,也證明這種材料不合適。
雖然還未知李陽搞出來的鎢基複合粉末後續的測試情況究竟如何,但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能搞出一種複合材料出來。
這效率,可比可控核聚變反應裝置材料研究所的人,高多了。
龍戰從剛才李陽說話開始,到現在一直沒有開口。
但現在,聽到李陽慢慢道出詳情,也有些不淡定了。
他問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