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領命,又小聲道:“太后,麗妃不請了麼?”
太后又道:“這番夜宴是天子授意,天子龍體欠安,便是推遲些來也是應當,再去催一催就是。那麗妃……”
“麗妃忒也倦懶脾氣大,竟要合宮之人,滿朝文武等她一人!”
太后聲音一出,四下便安靜了下來。
群臣們面面相覷--原是喜宴,這麗妃竟惹得太后生氣!
洛春花見太后威勢盡顯,似是起了真火,忙道:“太后莫要生氣。區區一個妃嬪,怎麼敢勞太后和滿朝文武久等?她許是有事耽擱了吧。”
她這話就是故意挑事了。
“太子妃初初回宮,尚不知麗妃本性。”白太妃冷哼一聲,素來與世無爭的書卷香氣一掃而空,粉面含霜,顯出幾分威嚴來。
洛春花於是訥訥:“麗妃其人,兒臣卻是未曾見過。”
“新進宮中的一個卑賤下人而已,不值一提。”太后看向文武百官,鳳目一一掃過各人:“前日哀家得到近臣來報,似對麗妃干涉朝政一事頗多微辭。”
群臣皆不敢言。
太后便又看向盛宇卿:“太子,你便來說說罷。”
盛宇卿大抵是明白了,太后和白太妃,是想借著這次洛雲遲到的事,解決自己的麻煩。
看來,太后她們即便不知麗妃是洛雲,也對麗妃這個人忌憚頗深。這次的宴席,根本就是太后和白太妃為洛雲設的一個局!
倒是連孤都給瞞下了。盛宇卿對太后和白太妃很是佩服,便接過話頭:“麗妃娘娘確實看過奏摺,也確實阻了孫兒對關成海這個漕運總長貪墨的重罰。”
“只如此麼?”
盛宇卿從座位站起來,向著太后微微躬身:“太后端坐承福宮,孫兒奉旨處理政事,不想做得不夠周全,竟讓太后也聽聞孫兒的處事不周。那關成海不止貪墨,還貪的是軍資……西北軍跟兩夷作戰時,本該送到西北府的軍資,給他吞了。這讓西北軍多傷亡八千人,更讓西北軍直接丟了西北府。”
太后聞言,身子一震:“關成海該碎屍萬段!麗妃如何能攔下此事?”
“麗妃奉了天子口諭,讓關成海免於一死,從輕處罰。那關成海,正是麗妃遠房親戚。”
“哦?最後如何判的?”
“放了,罰了三十軍棍。”盛宇卿語氣很輕,但眼睛卻紅了起來:“孫兒想到死去的西北將士,時常心痛如絞!孫兒愧對他們的英靈啊!還有恭顯,孤的同窗好友,為向天子進諫,竟被麗妃娘娘以衝撞之名給砍了腦袋!”
說著說著,盛宇卿拿長袖掩面,悲痛地低泣起來。
其實,盛宇卿是能夠重重處置這個暗地裡跟盛立恆勾結的叛徒的。
他從輕處置,只不過是想讓百官越發記著這個人,勾起天下人的怒火,有朝一日,能借此事,一舉扳倒洛雲!
武官們坐不住了,一想到此節,他們就恨不得把關成海給打死!再把麗妃也給關起來!
文官們也是百爪撓心:屬實人間慘劇!可憐的將士,可憐的忠臣啊!
對他們來說,西北軍八千將士遠不如一個王恭顯的死,造成的衝擊力大!當然,更大不過太子殿下當著百官的面痛哭……
他們在想,這個麗妃,真該以死謝罪!竟把俊美無儔,素來冰冷的太子殿下逼得當朝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