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人員轉型之路:登事業巔峰

第369章 農機市場

“那時的夢想,是想從事農機生產銷售研發。”

馮月腦海中浮現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廣闊的工廠裡,機器轟鳴,火花四濺,工人們忙碌而有序地操作著各種機床。他站在生產線旁,仔細盯著每一道工序,臉上洋溢著專注與熱情。在他的設想中,這裡將生產出最先進、最高效的農機,為農業生產帶來革命性的變革。他的辦公室裡擺滿了各種農機模型和圖紙,他常常熬夜研究,不斷最佳化設計方案,夢想著有一天,他的農機能遍佈田野,為農民帶來豐收的喜悅。

“可是你的夢想,我看實現的可能性不大了。”薛宜春調侃地說道。

“是啊,上學時是一方面,然而,踏入社會又是一方面。上學時想得天真幼稚了,其實,我感覺人生就像一個浮萍,隨風飄著,上一秒還在這兒,下一秒就不知道到哪裡了。所以,幹好今天的事情,明天如果,就交給上天安排吧。”馮月感慨地說道。

“還挺有哲理,怎麼看破紅塵了。不要被一次失敗所嚇倒,不要遇到不對的人,就喪失信心。‘沉舟則伴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要振作起來,要相信是金子怎麼都要發光的。”

房貴鼓勵著說道。

“放心吧,我早就走出來了,現在很好,遇到薛書記這樣的好領導,還有玉花這樣的同事,以及還有這麼重情重義的房局長,我就滿足了。以後,我會踏踏實實地工作的,堅決完成上級任務。”馮月鄭重地說道,像是作報告一樣。

“是不是太正規了。老馮啊,就是這樣一個認真的人,幹工作,我交給他放心。”薛宜春說道。

“當前的農機市場行情不好啊,聽說,今年大多數是虧損的。一方面是金融危機,老百姓掙錢少了,購買力下降,另一方面,技術迭代迅速,新型智慧農機層出不窮,讓傳統農機制造商倍感壓力。”房貴說道。

馮月皺了皺眉,目光凝重地望向窗外,彷彿能穿透雲層,看見那片被現代化浪潮衝擊的田野。

他腦海中浮現出一幅淒涼畫面:夕陽下,老舊的農機散落在荒蕪的田埂邊,鏽跡斑斑,顯得格外落寞。

不遠處,幾個農民正圍著一臺嶄新的智慧農機議論紛紛,眼中閃爍著好奇與期待。智慧農機緩緩啟動,發出低沉而有力的轟鳴聲,與周遭的沉寂形成鮮明對比,彷彿預示著新時代的到來,而那些舊時代的遺物,只能默默退場,被遺忘在歷史的角落。

“是的,目前,國內的農機市場出現飽和的狀態。固然與農機生產的擴大化有關係,但主要還是購買力的飽和。一臺農機能夠耕作的田地是有限的,而隨著土地集約化程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土地被大型農場或合作社所整合,小型農戶對農機的需求自然減少。馮月認真的說道。

“所以,當前的農機市場不景氣,誰從事農機的銷售,誰就賠錢,就連那些曾經風光無限的農機展廳也變得門可羅雀。我們可以看看那些銷售公司,銷售人員懶散地站在一旁,眼神空洞,失去了往日的熱情與活力。偶爾有顧客路過,也只是匆匆一瞥,便轉身離去,留下的只有迴盪在空曠大廳中的腳步聲。農機生意是相當的難做啊。”房貴感慨地說道。

“怎麼,你們關心這個農機市場了,”薛宜春的眼神突然變得銳利起來,“你們講的這些,我聽不太懂,但是我知道,農機市場就跟我們的手機一樣的,淘汰得快速,讓人措手不及。就像那些曾經風靡一時的老式手機,轉眼間就被智慧機取代,成了古董店裡的擺設。農機市場也是如此,那些老舊的、功能單一的農機,在智慧農機的衝擊下,迅速失去了市場。我彷彿能看到,那些曾經輝煌的農機工廠,如今卻門庭冷落,機器閒置,工人們無所事事,眼神中充滿了迷茫與無奈。而那些新型智慧農機,則像一顆顆璀璨的明星,照亮了農機市場的未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