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馮月便領著何玉花往休息室走去。休息室的一角擺著一張小茶几,上面放著一套古樸的茶具。馮月熟練地開啟茶葉盒,取出一撮茶葉放入紫砂壺中,再倒入沸水。
瞬間,茶香四溢,整個休息室都瀰漫著淡淡的茶香,如同山間雲霧繚繞,讓人心曠神怡。
“玉花,你看這個茶怎麼樣?我剛才跟薛書記彙報了,弄個茶葉展銷會,領導是相當的支援。薛書記還提出舉辦一場“茶文化節”,邀請遠近聞名的茶商、茶藝師,還有熱愛茶文化的市民們前來參與。我們可以設定茶藝表演、茶葉品鑑、茶山徒步等環節,設立‘最佳茶葉獎’,你看看把這個也增加到方案中去。”馮月興奮的說道。
何玉花一邊記著,一邊點點頭。“看不出來,領導對這個還是很有講究的。這個茶可以說是我們鎮的一大名片,藉此機會,要打響這個名片,讓趙村的茶葉不僅能走出大山,更能打響品牌,成為一張亮麗的名片。那也是我們鎮的一大亮點啊。”
“我們充分運用‘茶葉文化節’這個平臺,發展農機,讓傳統與現代在這裡碰撞出火花。”馮月眼中閃爍著憧憬的光芒。“透過這個平臺,讓更多的人來了解農機的發展,建立一個農機博物館。”
馮月的話語彷彿在空氣中激起層層漣漪,他設想道:“我們可以在文化節上設定一個農機展區,展示從古至今的農機演變,讓人們親眼見證從人力到機械的轉變。現場演示現代農業機械的操作,讓孩子們親手觸控那些冰冷的鋼鐵巨獸,感受它們跳動的科技脈搏,讓傳統茶文化與現代農業機械在這裡和諧共舞。”
何玉花聽得入了迷,眼前彷彿已經展開了那幅生動的畫面:廣闊的展覽場上,一側是古色古香的茶藝表演區,茶藝師們身著漢服,手法嫻熟地衝泡著一壺壺好茶,茶香裊裊上升,與另一側轟鳴的現代農機形成鮮明對比。孩子們圍在一臺臺巨大的收割機旁,眼中閃爍著好奇與興奮的光芒,小手輕輕撫摸著冰冷的機械,彷彿能感受到它們蘊含的力量與溫度。陽光灑滿整個場地,將這一傳統與現代交織的盛景映襯得格外動人。
“玉花,玉花。”馮月喊道。何玉花這才回過神來。“你要與趙豔秋聯絡,看看他那邊有什麼想法。關鍵是茶的質量如何,這一點相當的重要。還有,其他的茶農是不是也支援我們這個專案呢。這些事情我們都要去考察一下。”
馮月擔憂地說道。
“是啊,我聽說,趙村後山的古茶園裡,晨露微涼時採下的茶葉最為甘醇,每一葉都蘊含著山川的靈秀與歲月的沉澱。那可是精品中的精品,但是沒有挖掘出來,把其特質完全的顯露出來。”
馮月提議道:“我們不妨組織一次採茶體驗活動,讓那些遠道而來的賓客親身體驗採茶的樂趣,從嫩綠的葉尖感受大自然的饋贈。想象一下,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照在茶農們忙碌的身影上,他們的指尖跳躍著採摘的旋律,而賓客們在這份寧靜與和諧中,不僅能學會採茶的技巧,更能深刻體會到每一杯茶背後的故事與不易。”
“好,我也把這個在方案之中,讓這次的‘茶葉文化節’更加豐富多彩。”
何玉花邊說邊快速在筆記本上勾勒起來。
她想象著,文化節當天,賓客們身著輕便的採茶服,踏入那雲霧繚繞的古茶園。
陽光斑駁地灑在茶樹上,綠葉間閃爍著晶瑩的光芒。賓客們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指,輕巧地摘下那一片片嫩綠的茶葉,臉上洋溢著孩童般的喜悅與成就感。
微風拂過,茶香與花香交織在一起,讓人心曠神怡,彷彿整個世界都沉浸在這一片寧靜與美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