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皇看著下面形色戈以的群臣,沉默無言。
曲丞相一番理由充分的提議,正合他的心意。可是,現在朝堂上的轉態卻在他意料之外。
在他看來,一番口舌之爭避免不了。然而不管是支援的還是反對的,都一副鼻觀口,口問心的狀態,好像曲丞的奏摺與眾人無關。
又或者眾人都沒聽到,全部作壁上觀。
“北淵王何故未來上朝?”
滄海皇過於心急,以至於忘了重量級人物今天還未現身。而眼前討論的議題,是這位實權人物的未來岳父!
無人應答。
滄海皇暗自惱怒,面色還一片自然。接著又問了一句,顯然這句是對明巒峰問的。
明巒峰連眼神都沒有變化。看也沒看剛才一片激憤之色的曲丞相,現在依然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
“陛下,臣來了。”“來了”和“來晚了”有天差地別之分。
蕭北淵禮數週全,恭敬地站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滄海皇心中火氣甚大,想到丞相的奏摺,長出一口氣,忍了下去。
“北淵王,曲丞相上柬明將軍回滄城任職,你可有接替人選?”
滄海皇弄了一個偷樑換柱的概念,這樣問給蕭北淵造成一種提議已經透過的錯覺。
“陛下,臣以為,沒人能代替。更沒有必要!”
乾脆果決。直接給否了。從頭到尾都沒看曲丞相一眼。
滄海皇被懟的一句話說不出,看著地下滿朝大臣,大口大口的喘氣。又不敢太明顯,一時間上氣不接下氣,一張臉漲得通紅。
“北淵王,你不要太囂張!”
曲丞相也豁出去了。撕破臉再輸也比被人罵還不敢出聲反駁要強。
“陛下,請允許我說出不可替換的理由。”
滄海皇顯然一愣,沒想到蕭北淵並沒有將他撂在一邊,遞了把梯子過來。
“北淵王儘管直言。”
“據我所知,滄海國現在面臨內憂外患,外有幾國環伺,仇雲國虎視眈眈,雖說仇靖雲的態度明朗,但他還不是皇位繼承人。這是最不能大意的。”
北淵王頓了頓,瞥眼曲丞相,不屑地接著說道:“有些人不知形勢,不解邊境危機,只悶頭搞內鬥,這樣耗下去危險的恐怕就是我們滄海國了。”
他這句話說完,曲丞相立時就要站出來,被身邊的人拉了一把,才沒一腳踏出去,當眾承認自己就是那個搞內鬥之人。
“明將軍世代忠良,守衛邊關多年,對邊境情況頗為了解,又有小明將軍輔佐,無疑是滄海國的定海神針。”
北淵王一席話將明家父子的地位上升到了無人可及的絕對高度,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
這一番言辭下來,最初還想站出來為滄海皇分憂解難的臣子,一時間都偃旗息鼓,作壁上觀。
“北淵王說的極有理,這件事短時間不再議。”
一件關乎皇家顏面和地位的大事,就這樣被蕭北淵幾句話給駁了,還給明家得了世代忠良的美名。
大公主在後面聽著,指甲幾乎攥到肉裡,也絲毫未從察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