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反派:我給帝姬當筆友

第101章 坐困愁城不自哀

張文遠感嘆了一聲,終於忍不住開口問道,“我最近聽說北邊的遼國快要亡國了,不知你們可曾知曉?”

眾人正在羨慕蔡京、童貫、朱勉等人的奢靡生活,聽到他突然說起了遼國的局勢,心中突然覺得有些掃興,梁端問,“求之,你是如何得知的?”

張文遠就把歷史書上的知識背了出來,“我聽說東北有個女真部落,出了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叫完顏阿骨打……”

不等他說完,梁端就打斷了他,“你也知道阿骨打?”

張文遠無奈地笑了笑,“聽說過,聽說他很厲害,憑藉手下兩萬兵力就打敗了遼國的七十萬大軍,遼國天祚皇帝已經望風而逃。”

眾人聞言無不色變,郭四郎問,“何時的事,為何我們不得而知?”

張文遠有些愣神,心說這不就是遼金戰爭中非常出名的護步答岡之戰嗎,難道現在還沒有發生嗎?

“我來濟州的時候在路上遇到過一個北邊逃難過來的遼人,他告訴我的,說遼國遭此大敗,已經無力迴天了,你們還不知道嗎?”

眾人齊齊搖頭,“沒聽說過!”

張文遠的後背開始冒汗了,心說完了,哥們兒出洋相了啊。

好在梁端及時幫他解了圍,問道,“那個遼人呢,到哪裡去了?”

張文遠搖頭,“不知道,應該是往南邊去了吧!當時我們在一個村店裡吃飯,聽他說起這事我就多問了幾句,他說女真人常年與野獸為伍,十分勇猛善戰,有‘金兵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說法。金國的皇帝完顏阿骨打又十分英明神武,手下的將領都是能征慣戰之人,遼人成平日久,定然不是其敵手,早晚要為之所滅。若金代了遼,我大宋北方邊境定然不會安寧,說要到南方去避難,還勸我也趕緊到南方去呢。”

聽他說得這麼唬人,眾人都無語了,郭四郎是個爽直的人,拍案而起道,“胡說,我大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有百萬禁軍,又有二十萬精銳西軍,何懼區區女真胡虜?”

張文遠心說,你牛逼,希望到了靖康之恥的時候你還能這樣死鴨子嘴硬。

鞏庭芝開口說道,“小弟倒覺得這個遼人說得有些道理,縱觀歷朝歷代,但凡北方胡族崛起,總要想方設法南侵,而我大宋北軍已多年未經戰陣,邊釁一旦開啟,定會造成極大傷亡。”

黃贇附和道,“有道理,只怪我大宋立國之處未能收復燕雲之地,以至於北方無險可守,若無強兵據敵於外,胡虜說不定會長驅直入,直抵黃河北岸也說不準。”

見他們越說越離譜,郭四郎又拍桌子了,“真是杞人憂天,我等都能想到之事,朝廷諸公如何能不知?依我推斷,若遼人果真為女真人所敗,我大宋定會調遣西軍駐防幽燕,有精銳西軍在手,何懼之有?”

陳彥樞針鋒相對道,“咳……你不想想朝廷都是些什麼人,若遇到這種大的變故,他們有能為應付嗎?”

郭四郎道,“童樞密雖然宦官出身,但富有韜略,不會連這個道理都不懂!”

兩人就此爭執了起來,梁端制止了二人,嘆道,“咳,你說得也有道理,總之,無論北方戰事如何,我等北地之人都沒有安寧日子了!”

鞏庭芝苦笑道,“咳……多說無益,咱們還是想想何時才能從此脫困吧,咳,這樣的大水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

黃贇道,“咳,坐困愁城啊,連眼前的大水都對付不了,還談什麼軍國大事?”

張文遠突然想起了一首詩,當即笑道,“坐困愁城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聽到他突然口誦了一首詩出來,眾人先是一怔,隨即拍手稱讚,“好詩!”

一直沒說話的林顆兒姑娘眼睛頓時亮了,“且讓奴家唱出來!”

唱罷,眾人又誇耀了一番,天就黑了,府衙的人送來了晚餐,張文遠當然是賴著不走了,林顆兒見他這麼不講究,又跟著混了一頓。吃飽之後,張文遠就提出告辭,梁端知道他的領導還在餓肚子,就招呼書童道,“快去拿些吃的來送與張先生,免得他回去之後被那個縣尉責罵。”

張文遠連忙道謝,“十五郎真是體貼入微,在下感激不盡啊!”

梁端不以為然地笑了笑,“些許吃食算得了什麼,我之前忘了你們缺少吃食了,以後你大可以過來與我們同食,我們也可坐而論道。”

郭靖笑道,“嗯,不錯,不錯!被困在這裡什麼也做不了,聽你說些稀奇古怪的事倒也能打發時間。”

張文遠笑了笑,心說你們還真是暴殄天物啊,這可是千年的智慧結晶啊,居然被你們用來打發時間,大宋朝養了這樣一群酒囊飯袋,難怪會滅亡的。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