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快來到了三日後。
紫禁城,皇極門。
宮門的正中間,擺放著一張御座,距離御座不遠的正前方,四張紅木大案,被並排放在了一起。
每張紅木大案上,都放著一個蟠螭(chi)木匣。
一身冕服的朱由檢,在一眾禮官的簇擁下,從太廟來到皇極門前。
禮部尚書來宗道,宗人府大宗正萬煒,司禮監掌印王承恩三人,跟在朱由檢身後,依次從四張紅木大案前走過。
每當朱由檢路過,站在桌案旁邊的鴻臚寺官員,都會將木匣開啟,將裡面的藩王之寶,展示給朱由檢,請其御覽。
在看過四方藩王之寶後,朱由檢走到御座前坐下,雄渾的雅樂隨之停止。
來宗道走到朱由檢面前,躬身鄭重道:“陛下,臣有本奏。”
朱由檢同樣也是面色嚴肅,抬手道:“奏來。”
來宗道手持玉笏,朗聲奏道:“臣謹遵祖制,循《皇明祖訓》,奏請陛下冊封諸皇子為王,以藩屏帝室,永固社稷。”
“皇次子、皇三子、皇四子皆天資英睿,宜早正位號,賜予封國,以彰陛下慈愛,以定天下臣民之心。”
朱由檢微微頷首,開口應道:“準。”
“臣,領旨!”
來宗道深深一揖,退至一旁。
剎那間,鐘磬之聲再起,莊重恢弘的《中和韶樂》響徹雲霄。
文武百官、勳貴宗室以及來自朝鮮、琉球、暹羅等藩屬國的使臣,扶桑王、淮王,皆依品級班序,肅立靜候。
內閣首輔溫體仁緩步而出,行至御前,從司禮監掌印王承恩手中恭敬地接過明黃織金龍紋的聖旨,轉身面向在場眾人。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承太祖高皇帝、成祖文皇帝之洪緒,君臨萬邦,子育兆民。”
“封建親王,上承天道,下安社稷,茲恪遵祖制,冊封諸子……”
“皇次子慈煜,敦厚仁孝,英敏聰慧,今封為莒王,賜冊寶,授金冊金寶!”
“皇三子慈燦,穎悟夙成,器宇非凡,今封為燧王,賜冊寶,授金冊金寶!”
“皇四子慈炤,岐嶷穎發,質性純良,今封為瑀王,賜冊寶,授金冊金寶!”
每唸到一個名字,便有鴻臚寺官員高聲唱和。
溫體仁略作停頓,目光掃過在場諸多藩王及使臣,繼續宣讀:“另,原光澤王朱術堣,克謹夙夜,忠勤王事,今晉封遼王,復遼國,世鎮一方,永綏厥土,欽哉!”
被點到名字的四人,皆是出班,來到朱由檢面前。
新晉遼王朱術堣,叩首道:“臣謝陛下隆恩,當緊守封國,永為朝廷藩屏。”
其餘人年紀尚幼的三位皇子,也都被各自貼身太監抱著,齊齊對朱由檢叩首謝恩。
朱由檢走下御座,將四張紅木大案上的木匣,依次交給四人。
緊接著,禮樂再起,群臣以及各國使臣,齊齊躬身山呼萬歲。
封王旨意宣畢,雅樂稍歇。
宗人府大宗正、駙馬都尉萬煒再次上前,接過另一道聖旨。
“有旨意!”
群臣再次躬身。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