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邦華總算是說完了,答應後,躬身告退離開偏殿。
待其走後,朱由檢嘴裡輕聲嘀咕道:“王尊德,王尊德……”
嘀咕半晌,朱由檢忽然轉身對王承恩道:“大伴,眼瞅著再有一個月,就是崇禎八年了,頒下旨意,命除交趾、甘肅外的各地布政使、巡撫,與崇禎八年二月,進京敘職。”
“朕登基這麼多年,也該看看我大明的這些封疆大吏們了。”
王承恩忙是躬身應下。
而被朱由檢唸叨的王尊德,此時的日子卻並不好過。
憑祥等地的土兵,雖是被抽調去了交趾,但廣西的土司數量依舊不在少數。
王尊德想要效仿朱燮元,在廣西推行改土歸流,面對的困難並不比朱燮元小多少。
廣西左布政使周以謙,面色凝重道:“撫臺,現在廣西的局勢可是不容樂觀。”
“朝廷要推行改土歸流的訊息,已經傳遍了整個廣西。”
“各府、州的那些土官,皆人人自危,甚至許多人暗地裡已經有所勾連。”
王尊德端著茶盞,語氣平靜道:“吉津兄(周以謙表字),交趾那邊的鄭阮主力已經被鎮南侯破之,朝廷攜此大勝之威,完全可以強行壓下那些人的不滿。”
“憑祥和桂西兩大土司現在還在交趾,正是推行新政的最佳時機。”
頓了頓,王尊德又道:“吉津兄,時不我待呀,貴州、四川那邊的新政可是已經徹底的推行開了。”
“蜀王和朱燮元,甚至已經引兵董卜韓胡宣慰司。”
“若再有捷報傳來,你我可就真的沒臉見人了。”
周以謙長嘆一聲,苦笑道:“唉,如今我大明的局勢,我是真的有些看不透了。”
“今上之前,誰不是得過且過,自崇禎二年開始,所有人似乎都……都……”
王尊德笑道:“這才是正道。”
“國朝已然中興,你我還得勉勵才是。”
周以謙點了點頭,神色忽然變得鄭重:“撫臺,既然已經決定在廣西推行新政,那就得做好最壞的打算。”
王尊德放下手裡的茶盞,鄭重道:“你我當一起上書,請朝廷遣大將領兵進駐廣西,隨時準備鎮壓各地作亂土司。”
周以謙點頭應和道:“周某正有此意。”
“據朝廷詆報和大明報刊上說,駙馬鞏永固在南直隸操練了三萬餘倭人僕從軍。”
“倭人悍勇,且適應山地叢林戰鬥,最好是讓他們來彈壓地方。”
“就算是有所損傷,朝廷也能負擔的起。”
王尊德起身道:“事不宜遲,本官這就上書朝廷,還請吉津兄具名。”
“好!”
很快,一份廣西巡撫、廣西左布政使聯名的奏本新鮮出爐。
同時,西北的軍報,也透過錦衣衛軍情司的渠道,被送到了紫禁城。
朱由檢看過之後,當即大喜過望。
“好一個洪承疇,好一個陽謀!”
“立即傳內閣諸臣、軍機處軍機大臣覲見!”
王承恩忙道:“皇爺,皇爺,眼下宮內已經落鑰,不如明日再宣見諸位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