諜雲迷蹤

第27章 付出得到回報 (求收藏求推薦)

雖然這麼說,但李驍陽很期待一週後接手這起案件,他推測的內情如果是真的,行動組怎麼查都不會查出問題來,說不定負責調查的就是內鬼自己,自己查自己,那還能查出問題來,豈不是天方夜譚?

“給你!”徐雲娜把幾頁紙遞給他。

“這是什麼?”李驍陽很好奇。

“姜怡英聽說你們情報五隊沒有自己的地盤,但是可以在外面活動,就從電訊科的監測小組記錄中,整理出來的幾部可疑電臺位置,這件事你要嚴格保密,她這次可是違規操作,按照流程,這些線索是要先給情報科的,她故意拖延一段時間。”徐雲娜說道。

“不會是私人電臺或者商業電臺?”李驍陽問道。

民國時期的通訊,短途依靠的是電話,因為技術原因,稍微遠一些的地方,電話就不是很清楚,所以很多有關係的人,會使用電臺作為長途聯絡手段,所謂的商業電臺,就是商人做買賣用途的電臺。

一般人沒資格使用電臺,這是要受到嚴格限制的,普通人只能選擇到電報局發電報,價格死貴。

說起來還有個笑話,一九四八年抗戰勝利以後,海軍在南海抓了一個大海龜,各大報紙都把這當奇聞異事來報道。但別的報紙都說抓到的是玳瑁,唯獨《世界日報》駐上海記者說是烏龜。

當時在北平的主編成舍我對此大怒,發電報責問這個記者,全文僅僅只有十個字:“人皆玳瑁,我獨烏龜,何也?”

這封電報的內容,成為當時的笑談,由此也能看出,電報費實在是貴的嚇人,必須要言簡意賅,節約字數。

“使用電臺是需要登記的,電訊科的人做事情沒那麼不靠譜,使用三角定位法,測出了電臺的位置,雖然沒有那麼準確,但大致範圍是沒錯的。電臺所在地區的住戶,也做了前期的篩選。”

“而且術業有專攻,對那些沒有登記的電臺,她能從發報的頻率和指法,再就是壓碼的速度,電文是否加密等多個條件,找出可疑的目標。”

“這些電臺不是地下黨的就是日本人的,又或者是黨務調查科,或者說特工總部的,這就要你自己來判斷了,反正不是我們的。”徐雲娜對姜毅英很有信心。

“說起來我最該感謝的是你,要不是你介紹她們和我認識,我哪來的這份寶貴資源?抽個時間,你把她們也約出來,我們找個地方吃頓飯。”李驍陽笑著說道。

以特務處電訊科的現有技術,不管是監測還是破譯,距離歐美國家或者日本,有著極大的差距,可電訊科的科長魏達銘,是有真本事的,姜怡英也是通訊方面的精英,大致準確這個結果,已經足夠了。

他想要感謝姜怡英是真的,這份資料的含金量非常高,不管查出來的電臺是地下黨所有,還是黨務調查科所有,又或者日本人的,對他都很有價值。

集慶路仙鶴街翰林客棧。

李驍陽在二樓租賃了一個房間,手拿著一架望遠鏡,居高臨下看著街面上來來往往的人,客棧正在一條巷子口,周圍幾十條小巷子和數千人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