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得對,眼下我們情報五隊天天跟在別人屁股後面鍛鍊學習,有任務的時候只能給別人搭把手,別的隊立功受獎,我們卻乾瞪眼看著,這樣下去,對弟兄們計程車氣影響很大。”
“這不是我們參加特務處的本意,當初招募的時候,是看在特務處作為軍事委員會的軍事情報部門,專門負責監察軍警憲,保護國家機密,防範日諜的滲透和破壞,考慮到保家衛國不一定非得在野戰部隊,我們才來了特務處。”蔣文昭說道。
對蔣文昭的話,李驍陽是認同的,民國時期也是近代最為混亂的時期,清朝覆滅後又是軍閥混戰,同時又處於二戰和抗日戰爭時期,他這個穿越者的腦子裡,想的當然不是給未來的蔣總裁做鷹犬爪牙。
南京政府的確為抗戰做出巨大的犧牲,特別是淞滬會戰期間,精銳損失殆盡,可這一點不能掩蓋其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本質,掩蓋不住官僚資本對人民的剝削和壓迫,這個倒行逆施、不得人心的政權,十幾年後就會狼狽不堪的逃到臺島。
這個利益集團的行徑,不管怎麼洗,也是洗不白的。
礙於現在所處的時期,歷史的車輪不可扭轉,他來到民國後,首要目標當然是抗日,特務處有這樣的平臺和資源,在這個過程中,想方設法保護自己的同志,盡最大的可能向組織靠攏,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
他前世,正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時期,國家的強大和繁榮,在他心裡烙下不可磨滅的信念。
在什麼地方不是最重要的,關鍵看你怎麼去做。
“我們是新組建的情報隊,沒有自己的地盤,也缺乏實踐經驗,你和弟兄們要有耐心,但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如果前期的鋪墊做不好,機會來了也抓不住。”
“靠著熬資歷實在太慢了,這不是我的做事風格,我們這些新人,必須要有一鳴驚人的成績,才能得到上峰的賞識,要給上峰留下印象,遇到難題就想到我們,這個機會才是我需要的。”李驍陽說道。
“你的心還真夠大的,居然要做特務處的頭牌?”蔣文昭笑著說道。
“會不會說人話,是這麼形容的嗎?別說是特務處,咱們情報組也是藏龍臥虎的,情報科的主力,在情報組先站穩腳跟,這是目前的第一個目標。”李驍陽也忍不住笑了。
特務處在南京的外勤部門是直屬情報科和行動科,每個科的內設機構叫股,外勤部門為組,分為市區組和郊區組,也叫第一組和第二組。
由於南京是國都,是南京政府的中樞駐地,地位非常特殊,所以特務處格外重視,優先配置資源。
情報科第一情報組的的內勤和外勤,加起來有六十多人,比目前各地省站的編制還要大很多,特務處此刻的總人數還不到八百人,由此也能看出戴立對情報工作的重視程度。
“這個目標實現起來也不容易,我們五隊眼下是後孃養的,申請買幾輛腳踏車便於行動,財務說是組長不給批,賬上沒錢,沒有公共汽車就得靠兩條腿走路。”蔣文昭憤憤不平的說道。
特務處的經費拮据,沒錢給下面配汽車,第一情報組這麼重要的外勤組織,只有一輛二手汽車和一輛四輪卡車,腳踏車只有三十輛。
可是第五隊的九個人,連一輛腳踏車都沒有分到,李驍陽的腳踏車是自己買的,經常借給自己的隊員們外出執勤。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