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全面抗戰爆發以前,世界上哪個國家和南京政府的關係比較親密,肯定不是美國,連英國接觸的力度也比美國強,美國現在正忙著和日本大搞貿易,等於是在為日本的侵略戰爭輸血。
只有與南京政府有著密切軍事合作的德國,關係還算是密切。
國家和國家之間從來都是利益,中國和德國雙方沒有什麼利益衝突,南京政府需要德國的武器裝備和工業資源,德國需要中國的戰略物資,比如稀有金屬、豬鬃、桐油等,有合作的空間和剛性需求。
“你把地址給我,我讓電訊小隊監視一段時間,現在僅憑著發報這件事,還不好給這個人定性。如果你能把日本人的密碼破譯了,那對我的幫助才大呢!”李驍陽說道。
“日本在明治維新時期完成工業革命,技術方面比我們要先進很多,他們的密碼很難破譯,這次喬納斯使用的密碼是英文密碼,不是德文,好在我老師就是魏科長熟悉英文,有過一點研究,對方的密碼層次低,要不然根本就破譯不了。”姜怡英說道。
“這就有點意思了!”李驍陽頓時大感興趣,德國人使用英文發電,說明接收者有很大機率並不是德國人。
四牌樓的十字路口,陸國陽在茶樓一邊喝茶一邊嗑瓜子,眼睛卻盯著外面。窗戶有竹簾,主要是用來阻擋蚊蠅的,也成為最好的監視遮蔽物,透過縫隙能看到外面,外面卻看不到裡面。
這座茶樓是穿山甲與松尾一郎接頭的場所,每次都是到二樓的窗戶邊,喝杯茶簡單說幾句,所以,他也就選了一個靠窗戶的座位。對方有可能不會再來這處茶樓,可要是住在這一帶,沒理由不會發現此人。
除了組長李驍陽,密偵組一共八個元老,兩個開計程車單獨活動,蔣文昭出不來,需要隨時坐鎮密偵組本部協調各項事務,其餘的五個人,每人帶著五個新組員,也就是暫時分為五個情報小隊。
三個小隊負責監控三處可疑地點,搜尋日諜的蹤跡,一個小隊跟著電訊小隊,還有一個小隊作為機動力量盯著袁東江,這兩個小隊還得輪班派人到陳嬅的住處外面值班。
陸國陽的五個下屬,一個在茶館一樓門口坐著看報紙,其餘四個分別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因為根本不知道目標的所在,只能把監視範圍放大。
這種等待是枯燥無味的,可目前並沒有得到別的線索,眼下只能採取守株待兔的方式。
藏本事件發生期間,南京城的無線電訊號非常活躍,隨著事情解決,很多訊號源就靜默了,根據電訊科第三監測小組的監測,四牌樓這裡的確有訊號源,可這個區域的面積太大,根本找不到具體位置。
“可疑目標出現了,與我們的素描畫像非常相似,拎著一個手提箱,進入一家旅社。”守在南邊的下屬,來到二樓悄悄的說道。
“走,去看看!”陸國陽頓時大喜。
原來這家面積不是很大的旅社,就在距離茶樓二十多米遠的地方,守在東邊路口的特工,此刻在旅社一側的樹後面監視。
陸國陽和兩個下屬,也遠遠的站著觀察,貼著周圍建築物的牆根,不敢靠得太近,生怕被敵人察覺。
“隊長,目標來這種地方,按照正常邏輯推斷應該是來接頭,而且有可能接頭的人就住在旅店裡。”下屬說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