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步停下,林巽之面色慘白,跌坐椅上,畏懼注視輿圖。
來了——自十月韃子南下,一路分兵,如入無人之境,席捲大明半個北地。
終於直到臥榻之側。
縣丞溫懷堂身形一顫,目露絕望。
他們距離蒙陰最近,只怕下一個,便是泰新。
來縣,下品縣之一——伴隨凌亂腳步一同捲入縣衙的,尚有刺骨寒風。
室內火爐都被卷的冷了幾分。
“韃子來了,即將攻陷蒙陰!”衙差慌張彙報、知縣黃荃行平日最重儒雅,如今卻顧不得,匆匆上前,目染血絲追問:“誰!”
“韃子!”
黃荃行閉眼,呆立良久,宛若蒼老。
“速速告知城內縉紳,蒐集家資堆積城外,以退外敵。”
報信衙役拱手退去。
石山縣衙,此地距蒙陰數百里。
縣衙之中,得知訊息,縣丞楊安在凝眸,雖有畏懼,卻無過多驚惶。
“天寒地凍,韃子必不至奔襲數百里,取我石山。”
“只是也要叫縉紳各族聚集財物,以備不患。”
縣尉左玶凝實訊息,旋即苦笑:“蒙陰佈告,備戰韃子。”
“區區一個下品縣,何敢於此?”
楊安在目露譏弄,遠眺數百里外。
戰?
莒州破城屠民,不知凡幾。
“看來又要少一縣之地了,吾等仍需早做打算。”
歲暮天寒,烈馬奔騰,呼吸間白霧瀰漫。南洛鎮夜色中燃起火光,紅袍獵獵,飛馳而過。
“里長有令,戰韃子。”
“願隨軍者,天明後校場參加民衛選拔。”
來自紅袍民衛巡邏各村的怒吼聲撕裂寒風。
裹著棉衣,青年農戶逐漸精壯,聞言目光明亮,放下農具。
“組建民衛!”
旋即奔向房內,叫上兄長。
左營鄉。
年邁的周家族老目送紅袍劃破夜色,堅定轉頭,他活了五十四年,不曾見過這般太平日子。
誰要攔他們活命,這條命就不要了!
鑼鼓聲在左營鄉響徹,蒼老身影立於曬穀場,嘶啞咆哮。
“選里正,組民衛!”
巡山輕騎,十七歲士卒縱馬飛馳在平整道路。
萬有良不叫這個名字,他叫柱子。
昔日縉紳之家一奴僕,不配有名字。
奴僕便是牛羊牲畜,要什麼名字。
他本以為自己這一生都應是如此,直到遇到里長。那一日,他才知他也是人。
他叫萬有良,不叫柱子,不是牲畜。
鄉親們也是人,他們都該在這樣的亂世好好活著。
誰也不能攔著!
馬上騎士眼底自信,打馬掠過,留下咆哮。
“組民衛,戰韃子!”
玉皇廟校場響徹怒吼,大譚村,趙莊,宋莊,馬家鋪,湯亥村,張集村......一時間,各村飛速選出村正,轟轟烈烈遊走,組建民衛!
如今蒙陰各縣,戰意蓬勃,甚裂威猛,從老嫗,耋耄之年的老朽,還是稚童,婦女,都怒吼驅逐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