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知沂山鐵軍青石子。”
“全部兵力集合陳良鎮,備戰,等到呼喚,一旦敵人攻打蒙陰縣,聽我告令,出動圍剿!”
這是魏昶君第一次正式下達軍令,全軍出動!
巡山輕騎總長陳鐵唳興奮無比,他早就想野騎會一會韃子,世人皆知韃子野騎無雙,遼東守城都很少和韃子野騎一戰,但漢家騎郞何曾弱過。
想霍去病騎兵縱橫千里,殺敵無算,何其絕裂。
陳鐵唳率十人騎馬前往陳亮鎮,傳達指令,佈置作戰。
魏昶君則看著蒙陰城牆,如果自己滅掉這一隊韃子,其他韃子大規模來犯時城牆能否守護,明代土城牆摻雜三合土格外堅硬,如前膛斑鳩銃也只能穿土牆八寸,銃子(炮彈)則能穿磚木數重而穿土只尺也。
而城牆墩門和炮臺處最堅,三合土和大石築就,垛厚三尺,除非韃子有超過兩輛紅夷大炮,配上韃子手中最強的火器斑鳩鳥銃,還有起碼千人,不然休想短時間攻城。
至於偏旗韃子武器甚劣。
魏昶君思索過,自己軍隊武器其實很一般,最強不過火繩軍。
像是遼東邊軍配備三將軍炮、佛郎機及滅虜、虎蹲、百子諸炮,其猛烈甚矣炮群覆蓋,配備鳥銃便利矣,可謂是火器兇猛。
不過遼東邊軍兵卒有個缺點,他們血勇之氣逐漸喪失。
而自己的兵卒悍勇之氣無上蔓延。
所以!
一戰!
魏昶君揮手:“周老,你接收流民,詢問流民中誰欺負他人,選出此獠直接斬殺,其他流民洗澡,驅瘟,而後分入南洛鎮作坊,各村間。”
“同時告知各村村正,開始巡邏視察,組織村衛,一旦發現有人圖謀不軌,對敵通風報信,就此擒住,押送而來。”魏昶君下令。
蒙陰縣佐貳官周愈才抱拳而去,開始篩選流民。
距蒙陰縣約莫百里處,馬匹奔騰,皇太極下屬蒙古旗-牛錄額真莥臣披著棉甲,外套黑鐵護胸鏡,手持長矛和短刀,背跨戰弓,他手下押著烏泱泱近千人流民,幾百牛羊,還有三十大車布匹棉花等物。
莥臣輕蔑看著莒州之地,這一路走來,暢通無阻,如蒙古草場:“大明當真孱弱,只能依城而守,蜷縮不前。”
“再掠幾縣,吾便同大軍匯同!”莥臣狂呼,手下怪異吼叫,而隊伍內很多大明百姓哀鳴哭泣,被鞭子抽打,絕望前行。
“牛錄額真大人,下一縣為蒙陰縣,下品縣,多村落,縉紳家頗多。”有漢僕帶路,用滿語說著。
“前!”莥臣舉刀!
蒙古一旗-輕騎疾馳,烏泱轟鳴凜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