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鋪主家,染坊老闆娘,布莊主事......
越來越多人震撼看著眼前一幕。
凜冽風中,紅袍如火,陣如山嶽。
梭鏢,戰馬,火繩槍,長矛,劍戟彌散森森寒氣。
良久,愣住的米鋪主家驚豔注視。
“蒙陰縣,出了一個真正驍勇縣丞。”
陰鬱雲層並非蒙陰獨有,若沿天光陰雲一路向西百五十里,便能看到泰新縣衙外,矗立一襲官袍。
知縣林巽之步履頓了又頓,終於聽到門外腳步。
“如何了?”
快步上前,林巽之迎上前來報信的衙役。
“韃子兇猛,吾等不敢近前,遠遠查探該韃子前行路線,發現......”
言及此處,衙役聲音漸小,似是連自己都不敢相信。
“韃子似乎消失了,也許,也許蒙陰勝了。”
不確定的衙役咬著牙,低頭彙報。
“怎麼可能?連莒州諸多中品,上品縣城尚且未敢一戰,蒙陰小縣,勝了韃子?”縣丞溫懷堂聞言嗤笑。
旋即笑容一閃即逝,凝重看向縣令林巽之:“韃子或是繞開蒙陰,襲殺吾縣,吾等快快積蓄資財,早做準備。”
林巽之點頭,只是片刻後,咬牙看向衙役。
“快馬再探!”
他仍想確定。
馬蹄自縣衙外消散,中品縣——來縣縣衙外,蹄聲響起。
“大人,吾等一路遠隔三十里追蹤,韃子在蒙陰城外,失了痕跡!”
飛馬來報的衙役來不及平復氣息,伴隨急促彙報,白煙彌散。
知縣黃荃行眼眸血絲密佈,喃喃開口:“難道蒙陰取勝了?”
“不,不可能!”
眼中震撼之色劃過,他去過蒙陰,那等小城,怎敢戰韃子。
“再探再報,尋到韃子蹤跡!”
嘭!
石山縣縣丞楊安在拍案而起,連日勞累驚惶已讓這讀書人失了方寸,暴怒對衙役開口。
“蒙陰滅殺一牛錄韃子?一派胡言!”
“爾等莫非貪生怕死,胡言戰況?”
“需知爾等家小並全縣百姓生死皆系爾等所打探訊息。”
“出城,若找不到韃子蹤跡,便不要回來了!”
廝殺結束,但一切才剛開始。
蒙陰城營房,魏昶君聲音響徹。
“啟蒙部聽令!”
“清點陣亡將士身份,安排人手送回家中。”
“並將此告示張榜貼於兩縣各地,告知詳情。”
魏昶君提筆,紙上墨痕未乾。
啟蒙部有人接過紙張,旋即面色劇變,誦唸聲于軍營校場展開。
“茲有左營鄉巡山輕騎陳魁,年十七,守家衛國,驍勇死戰,獎英烈人家牌匾一塊,子女適齡,即送私塾,家中田賦減免一年,父老每月糧食肉乾若干,軍中供養,撫卹金十兩。”
但隨啟蒙部聲音響起,魏昶君卻愈發眼瞳深遂。
他們都是撕開昏暗世道的刀,但他從未忘記,這些戰死的紅袍下,每一具都曾是誰人父親,兄長,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