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現代大國

第64章 紅薯

其他四書生這才感受到了莒州之外,下品之縣竟如此混亂。

“大明朝何時變成如此亂象,洪武年間尚路不拾遺。”徐白海感嘆。

一路上遇廟住廟,遇驛站憑藉官身住宿驛站,遇人家借宿給錢,趕路近五天,終於抵達蒙陰縣。

縣外敲鑼打鼓聲響起。

知縣馬爄,縣丞趙蓐,蒙陰大戶李,錢兩家等數十人紛前來。

“昶君果然不凡,初試便一鳴驚人,不愧吾推選。”知縣馬爄感嘆。

“感謝大人薦舉。”魏昶君行禮,馬爄微微退開。

因為秀才無需對知縣以下行禮。

“明年鄉試,吾可信心。”馬爄問道。

“不才,吾正想謀求蒙陰縣一官半職,報於鄉老。”魏昶君明言。

縣丞趙蓐眼神一亮,他早就厭惡了一縣之地,只想回到青州,哪怕就進州學當一學正,負責教導生員,也好過在貧瘠之縣,整日和庸俗百姓為體。

“兄可願為縣丞,兄若為縣丞,必可同知縣將此地治理井井有條。”趙蓐主動開口,他正思索如何去青州。

魏昶君身份符合縣丞啊。

莒州童試甲榜第一等。

提學官親自贈玉佩誇讚。

而且他還有意願主動進縣衙。

青州戶部必然為難,趙蓐思索,自己趁機告知戶部願讓縣丞,自己前往青州當一學正,突出自己的——讓賢!

“讓賢”可謂是文人大氣魄,若宣傳的好,自己在青州也會獲得關注。

家在青州,人脈也在青州,想到此處,趙蓐更加堅定決心,必須讓出縣丞。

魏昶君先是推辭,一個勁誇讚縣衙眾人,實際上他內心感嘆,之前現代考古過趙蓐的墳墓,得知了他最後死在青州,可見他還是回到了青州。

原來是自己代替了他的位置。

歷史真是因果迴圈。

委婉告別了酒席之請,定下了數日等戶部任職,魏昶君再次回禮送行縣衙眾人,而後他率人開始回家。

張岱一直沒主動露面,他一直在看著這一幕,內心暗語:“魏兄平民之身,但遊走縣衙官場遊刃有餘,可見之前也是非凡之人。”

“此人可寫入吾書,好讓後世有可讀之物。”

於張岱可言,只要是萬物有趣之物,他都記錄書中,如果資治通鑑用於歷史通史,那他的夜航船該書用於民間版的百科全書。

徐白海等四位學子更是愈發期待,如今他們同魏兄一體,之後還要接來親人,徹底定居此地,看到魏昶君身份待遇不凡,愈發感覺自己選對了。

其他乞丐也興奮,終於能有自己田地了,能每天吃飯了。

所有人都充滿期待,目光炯炯看著前方騎馬白袍似大將的魏昶君。

“回家咯!”

魏昶君大喝一聲,王旗,民衛,就連坐騎下馬都長鳴一聲,所有人開始朝著陳良鎮官道走去。

回家!

備戰十月韃子入侵!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