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現代大國

第15章 王朝末年的氣息

——“底肥——起肥!”

“各家各戶,丈量土地,一畝地需兩擔肥,十日後灌溉,一月後追肥兩擔。”魏昶君在村後堆肥地喊著。

其實正常一畝地至少四擔肥,這種肥是底肥原始肥料,肥力不足,但肥料不多,只能先如此。

魏家兩個小孩扛著扁擔木桶裝著肥料,莫柱竣提著肥料,其他村民陸續排隊扛肥,給自家院子,給門前小巷開始施肥,再次開墾,讓肥力滲入。

整個小村各種小道小路,院子村落,全是一股淡淡臭味,這還是寒冬,如果夏日必會臭氣熏天。

“栽培!”

“土豆入下兩寸,土壤松質,五寸下兩個土豆,蓋土時需蓋嚴。”魏昶君和道士敲鑼打鼓幾乎走訪每一家,發土豆,親手告知栽培要點。

因為沒有覆膜,也就是塑膠布,冬季土豆都用塑覆膜蓋住保證生長最適宜溫度,但現在只能用土蓋嚴,底部土質松,保持生長溫度。

“如果膽敢吃土豆種子,流民來襲時,將其全家驅逐出村。”洛水老道帶著十個手持長矛的道士,三十個拿著棍子的民衛每天早晚都喊著。

有一些混痞村民也不敢吃了,要知道這可是連累全家,這種惡劣天氣,流民肆虐,一旦被驅逐出村,下場慘烈。

之前放入暖房半個月,發芽的土豆開始種上了。

魏昶君檢查了全村院落,小巷,後山開墾地,發現全部土豆種下,他才徹底鬆了口氣,十一月這二十天來幾乎為了土豆到處奔走。

行走落石村,路過一些小巷子時會聽到哼唧哼唧聲,只見在豬棚裡面養著雞,裡面是一個巷子村民起早貪黑去山上割的豬草,撿的各種野菜。

洛水老道也瘦了許多,他看著豬仔感嘆:“蒙陰縣城其他村子都趕緊賣豬,因為村子多盜賊劣匪,餓的沒辦法就偷家禽,偷狗偷羊,偷盜成風。”

說到這洛水老道自豪了許多:“放眼四望,盡皆百里,唯我落石一村敢養豬開墾。”

“你連夜奔回,路上安全否?”魏昶君道。

洛水老道神情凝重,不斷搖頭:“若不是我們人多,早就被劫了,遇劫匪三次,都是貧苦人組成的隊伍,但一個個下手狠辣,看我們手持長矛畏懼放行。”

“在城內有米鋪被搶,搶米鋪的幾人被縣丞直接砍了頭,都沒有畫押就砍,就為了城門砍頭震懾流民。”

“我還在縣城看到了不少墩邊軍戶,一個個落魄無比,有些乾脆化夜盜,蒙陰縣如今家家閉門,縣丞雖手段了得,但時日太難。”洛水老道神情恍惚,似乎也無法理解,為什麼大明崩塌的如此之快。

他原本等著十年後各地混亂,二十年後反軍起,之後尋機趁勢而起。

但現在大明北地已有混亂之兆,再次看著充滿生機勃勃的村子,洛水老道感嘆,亂世真是人才輩出。

“往後只會更亂。”魏昶君只此一句,他想到崇禎十二年後大明朝廷徹底失勢,各路軍閥反心各立。

時不我待。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