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現代大國

第33章 1629年的新年

一整個大國明史教授親自做明末科舉試卷。

各地基層鄉鎮工作者遞交農村政權和深入基層發展步驟還在陸續徵集。

現在只等待穿越者四月破局。

——這是洛石村數十年間從未有過的新年。

家家戶戶掛著紅燈籠,村堡,墩門,堡門掛著大燈籠,每家每戶貼著對聯,大部分是洛水和魏昶君所寫,多是祝福團圓幸福對聯,每一戶人家都分到了兩斤臘肉,兩斤新鮮豬肉餡,一石麵粉,還有三捆柴火,年邁或身體虛弱者更是領到了新棉襖。

家家戶戶燃著火爐,用苞米皮點燃柴火,鍋內倒水,婦人圍繞火堆邊開始和麵,包餃子,不少老嫗邊包邊哭。

幾十年了,自萬曆元年起從未有過這般幸福場景。

莫柱竣下著餃子,用竹筷推著餃子防止粘連,他時而神情恍惚,想當初第一次吃餃子時還是年幼時,家中土地還在,父母未曾勞累過度病逝,如今在吃,滄海桑田,物是人非事事休。

“沒有里長,吾輩何德何能。”莫柱竣看著莫家小輩族人,他幾乎眼瞳猩紅盯著每個人。

其他族人都端起餃子湯,代酒,朝著魏家方向恭恭敬敬敬了一杯。

魏昶君吹著餃子熱氣,也在狼吞虎嚥吃著餃子,他幾乎眼淚都快流出來了,還是現代餃子味道,但更加好吃,因為豬肉是土豬肉,麵粉勁道,醋醇香。

弟弟妹妹狼吞虎嚥,幾乎筷子沒有停止過。

母親程氏也抹著眼淚,她沒想過這輩子還能再給孩子們做頓餃子。

道觀也是每個道士一大碗餃子,咕嘟咕嘟喝著餃子湯。

魏昶君吃完就帶人去了南洛鎮,他給守田隸每人發了三斤臘肉,十斤精米,守田隸長髮了兩斤鮮豬肉,當地村民每人一斤臘肉五斤精米。

南洛鎮守田隸長柳小二將肉遞給流著口水的弟弟妹妹,他對著遠去的里長鄭重磕頭,南洛鎮開始了燉臘肉。

柳小二將臘肉清洗一遍,煮一編,然後用刀切成片,倒入籽油,爆炒直到肉香瀰漫,放入調料和白菜,倒一些水,一同悶豬著。

至於米飯更是煮的香氣四溢,將悶好的臘肉白菜倒入米飯,柳小二狼吞虎嚥,一邊吃一邊哭。

南洛鎮旁的左營鄉同樣如此,守田隸長肉食最多,肉香彌散,很多沒牙的佃戶一邊吃一邊舔舐手指,不捨得浪費一點油脂。

近千人,接近二十個村子,迎來崇禎二年的新年,這一切都是魏里長給予的。

鞭炮在遠處響起,有孩童編著歌謠。

南洛山,落石關,神人現。

濟世人,分田地,大良善.........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