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昶君第一次接觸大明高官,儘管只是正八品知縣,但放在現代來說,這就是縣長,一縣之地的財政,衙門,司法等都管錄於他,權利極大。
而且該大明官員還是正兒八經科舉分配,這對於研究明代基層官員很有幫助。
“此官熟讀聖賢屬,並真正有聖賢之理”
“是好官,能力尚平,可惜生錯了時代”
魏昶君心中暗道,他作揖:“辛勞知縣了,我別無所長,只有種地之長,我願取出種子,在南洛鎮,左營鄉散於村民,讓其耕種,避過災年。”
“若如此,大善,我必為君請功。”馬爄起身,他這次鄭重作揖,如今他為了糧食發愁至極。
魏昶君能解決兩個鄉鎮饑民,讓他感覺肩膀壓力輕了許多。
“賢弟可願考取功名?若願,今年四月我願推選賢弟前往莒州參與科舉,依賢弟之才定能一舉成名,報效朝廷。”馬爄沉吟片刻開口,他有心為大明舉薦人才。
魏昶君思索,這是一個好機會,在解決虞家老四之後,之後前去考場科舉,如此才有機會史冊留名,讓現代真正檢視到自己軌跡,時刻檢視自己一次次必死結局。
“若如此,昶君感激不盡。”魏昶君作揖,深深鞠躬。
馬爄扶起:“兩鎮饑民,還要多依仗君。”
從縣衙走出時,魏昶君前往內城商鋪處,洛水已經購置了許多農具,豬仔,糧種。
“還需購置一些新年之物,雖是災年,但也要過年,多買一些肉食,還有春聯,布匹,鹽粒等物。”
魏昶君看著牛車上的貨物,再次下令。
“里長大善。”莫柱竣趕著馬車,看著琳琅長街興奮宛如孩童,帶著民衛前去購買各種臘肉等物。
另一處茶館處洛水老道士端著茶杯神情微妙,他總覺得里長雖有梟雄之姿,但實在是太愛百姓了,這等人是仁德之主,但在亂世不適,亂世百姓如刀俎枯草,一批一批殺伐中成就霸主之位。
“道長可是想說仁德不可取,霸道可行。”魏昶君看著老道。
“亂世需霸道。”洛水神情凝重。
“南北朝王朝皇帝多霸道,殺戮不斷,殺伐不止,結果王朝幾十年覆滅。”
“唐以霸道而亡。”
魏昶君把玩著一把竹蜻蜓,聲音逐漸堅定:“若我要入主天下,絕不會對貧瘠百姓奉行霸道。”
“霸道可對地主,可對官吏,可對外族,但絕不對百姓。”
“此乃何道?”洛水茫然。
魏昶君並未回答,因為這條道路是整個現代大國各大部門殫精竭慮凝聚的平亂治國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