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現代大國

第57章 童試

崇禎二年七月二十一,日野寒,客棧木窗覆灀,蓋後被褥方可驅散寒意。

今日便是童試。

各縣由於遭遇流寇肆虐,匪患猖獗,所以便有了童試於莒州。

客棧起來的人很多,學子們都揹著大包小包,惴惴不安的朝著貢院考場走去。

張岱早就起來了,他朝著魏昶君揮手:“魏公子旗開得勝。”

“公子必一鳴驚人。”王旗也揮舞著粗壯手臂,惹得不少人旁觀。

魏昶君扛著被褥,火爐,臘肉,麵粉,生雞蛋,木水壺,上好的春墨,其他人都是如此,只不過大部分拿著一大包烙餅,還有燒水壺。

大部分分別排隊,魏昶君第一次親眼感受明代科舉。

文書念著名字,分別念著蒙陰縣何日,需要有五人同時互為,並且蒙陰縣廩生作保,知縣馬爄的親筆蓋章才能參加考試。

貢院考官頗為凝重:“本次考叄場,若考前三等者,可直接參於院試,避開縣試和府試。”

“考場不得喧譁,考試按名次落座。”

“不得張揚,不得交眼。”

“考題文書舉牌而過,考生按考題即可。”

“入考場後每人一考屋,彼此不可互相對話,有事詢問身旁衙役。”

“劈柴等水都被分到各屋。”

考官囉囉嗦嗦說了一堆,之後有進來幾人,分別是莒州知州,還有考場主持,還有一些白髮老儒生,這些人都隸屬於各州文職,昔日也是參加過殿試的存在,甚是不凡。

“諸君需知《促織》中言“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而所謂“操童子業”意味著說如果你們未取得秀才資格,沒有功名,還算不得讀書人。”

“所以童試便是諸君第一步,過關童試數道,可謂秀才,便為讀書人。”

莒州知州是一個精壯文人,離得太遠魏昶君看不清面容,只知道此人說話洪亮,比那些瘦弱文人有氣魄多了。

在這考生當中,魏昶君十八歲,年齡已經算偏大了。

要知道這才是童試,各地有天驕七八歲就參加該考場,一鳴驚人。

不過也有二十多歲的人,還有最小考生是七歲的童子。

這些考生已然是當地知識分子了,而能夠在考場殺出來的更是學霸級的存在,但這些學霸才不過是一省天驕,科舉當真難如登天。

魏昶君頗為感嘆,而後衙役開始分號,該分號按照天干地支五行之說前來劃分,子醜寅卯。

子-丁-弎,魏昶君看著位置,衙役帶著他分到一間近乎於封閉的小木房,內有書桌,還有小巧的單人床,角落還堆著劈好的劈柴,可燒劈柴熬粥做飯。

伴隨著“咚咚咚咚”敲鐘聲響起,之前小木屋還有嘀咕聲現在一瞬間消失,這代表開考,誰若是再說話,會被衙役記錄,輕則扣分,重則驅逐。

只見一個個考生木門開啟,三個衙役舉著一個大木牌,木牌用米漿糊上白紙,上面寫著考題:「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

「何解?」

魏昶君興奮異常,該考題並不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