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眼下,在李毅安的支援下這個在二戰期間只停留在圖紙上空中加油技術,即將變成現實,甚至為了支援試驗,他還花費高價,買來了2架dc2運輸機,不是他不想買dc3或者更大的飛機,而是根本就買不到。“它的加油速度是多少?”
“根據我的計算,每分鐘的加油量應該在300加侖左右。”
300加侖,差不多就是一千升了,雖然速度慢了點,但是勉強也夠用,畢竟,b29執行轟炸任務時的載油量也就只有十幾噸。
在心裡稍微盤算了一下,李毅安說道。
“我們什麼時候,能夠把這套加油系統製造出來?”
“嗯……”
科漢姆想了一下,說道。
“大概需要兩個月吧,我們需要重新佈設飛機的燃料管線,還需要對加油機器進行測試,進行第一次試驗的話,大概要等到6月份。”
“6月份,能不能提前一些?”
等到6月的時候,黃瓜菜都涼了——三個月後,67架b29轟炸機從成都起飛,轟炸日本的四國島。這次轟炸開啟了對日本大規模轟炸的序幕,當然,這次轟炸為羅斯福拉來了大量的選票,畢竟,相比於進攻德國,此時的美國人更恨日本人。
而美方不斷的催促中國加快機場施工,表面上看起來是為了戰爭,可實際上呢?
轟炸日本,就是為了給羅斯福拉選票。
“一個月可以嗎?”
李毅安直接了當說道。
“現在是3月12日,嗯……4月15日前,能不能把第一套空中加油設施裝上飛機,20日之前,進行至少五次空中加油?”
他之所以如此的急切,是因為他需要在b29從成都起飛之前,給五角大樓那邊另一個選擇,從而最大限度的保證中國的利益,而不是為把“駝峰航線”寶貴的運力浪費在運汽油、炸彈上,而急需的槍支彈藥甚至等到戰後才運抵回去。
“這……”
在科漢姆遲疑時,李毅安則說道。
“我會給你你所需要的一切,人員、機械,整個卡爾金屬公司,只要是你需要的,全都歸你調配,30天!30天后,我一定要看到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