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過去做財閥

第2206章 寸土不讓(第一更,求訂閱)

秋意已深的拜科努爾發射場,早已褪去了中亞腹地的燥熱。

西伯利亞的寒風如同脫韁的野馬,呼嘯著掠過開闊的荒原,捲起地上的枯草與沙礫,狠狠抽打著發射架冰冷的鋼鐵骨架。

巨大的ur-700火箭矗立在發射臺上,宛如一頭蟄伏的銀色巨獸,箭體上的鐮刀錘子標誌在灰濛濛的天光下,直指蒼穹。

作為蘇聯宇航局負責人的科羅廖夫裹緊了大衣,領口立得高高的,以抵擋那無孔不入的寒風。

可即便如此,刺骨的寒風還是順著衣襬、袖口鑽進來,讓他忍不住縮了縮脖子。

他望著眼前這枚龐然大物,目光落在那枚火箭上,彷彿已經能聽到它們即將發出的震天怒吼。

這枚火箭承載著特殊的使命,它搭載的“月球開拓者”著陸艙,比以往任何一次的都要強大,能攜帶充足的物資。

這是ur700火箭執行的第五次月球任務,與普遍採用的月球軌道對接返回不同,火箭工程師切洛梅相信直接從月球起飛更安全,所以他設計的登月艙也是超大號的圓柱形飛船,上端為一個圓錐形的返回艙,可載兩人從月球往返。而著陸支撐的裝置為六個橇板組成。

雖然最終莫斯科選擇了科羅廖夫的n1方案,並且取得了成功,但是ur700火箭並沒有被放棄——採用毒發的它,雖然燃料是帶毒的,環境壓力大,對人身體不友好。但是因為火箭發動機可以應用於軍事,所以在軍方的支援下,得以繼續研製。

幾年後,當sea號在月球上建立了人類的第一個月球永久基地時,面對莫斯科要求在最短的時間把蘇聯基地送到月球上的命令。

ur700火箭成為了最好的選擇。

正是它把蘇聯第一座月球永久基地送上了月球——蘇聯科學家對其的登月艙進行修改,將其改造成為月球基地,然後利用ur700火箭直接把基地發射到月球上。

雖然那座基地的自持能力只有45天,但是卻讓蘇聯成為世界上第二個設立月球基地的國家,而且還是人類第一個月球表面基地。

政治局在聯合國大會上吃了虧,這枚火箭便是他們的急先鋒,要在月球的競賽中扳回一城。

“你看,現在“月球開拓者”號基地,將會改變月球上的格局。”

科羅廖夫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激動,被風吹得有些零散。

“它將會讓我們贏得這場在月球的競賽。”

站在一旁的切洛梅,作為ur-700火箭的總設計師,此刻臉上卻沒有絲毫興奮。他扶了扶被風吹得有些下滑的樹脂眼鏡,鏡片上蒙上了一層薄薄的塵土。

“你說的沒錯。”

切洛梅的聲音裡充滿了遺憾,像被寒風凍得有些僵硬,“但是,我卻也輸掉了這場比賽。”

他的目光注視著火箭,雖然充滿了驕傲,但是另一方面心裡像壓了塊石頭。他口中的“輸掉這場比賽”,指的是蘇聯航天局負責人的職位——他輸了,在克里姆林宮的支援下,科羅廖夫成為了蘇聯航天局的負責人。

他將會整合所有的力量發展蘇聯航天事業,而他呢?也需要聽從他的命令。

雖然理智告訴切洛梅這是一件好事——多年來,各個設計局的各行其事,分散了本來就不寬裕的科研力量。蘇聯彷彿沒有把目標定在太空,而是把目標定在如何讓各設計局平均的分配太空計劃這塊蛋糕上。

而現在呢?

蘇聯的太空計劃,將會由航天局統一負責,至於設計局只是航天局下屬的一個機構而已。

科羅廖夫沒有接話,只是定定地望著ur-700。注視著其頂部的艙體,這是蘇聯向月球發射的第三個基地,也是人類的第二個月表基地。

與第一代基地不同的是,它的中央安裝了一枚核電池,讓基地的自持能力達到了300天,這個核電池原本是科羅廖夫為他的火星計劃開發的。

而現在,則被應用在月球上。

與過去不同的是,它的降落位置位於“新希望礦場”附近,換句話來說,蘇聯將會在礦場附近建立基地——而sea的“前哨一號”距離礦場有幾百公里。

沒有基地,他們就只能往返穿梭於礦場與基地之間,而蘇聯呢?則可以利用基地控制礦場。

這時發射倒計時的聲音在控制中心的廣播裡響起,清晰而急促,敲打著每個人的心絃。突然,火箭底部爆發出耀眼的火光,如同在這蕭瑟秋夜裡驟然綻放的驕陽。

巨大的轟鳴瞬間蓋過了寒風的呼嘯,震得大地都在顫抖,科羅廖夫腳下的地面彷彿都在隨著這股力量共振。

火箭緩緩升空,拖著一條長長的煙柱,衝破低沉的雲層,向著遙遠的天際飛去。

“最重要的不是你我之間的勝利,”

科羅廖夫的視線緊緊追隨著那個越來越小的光點,直到它變成一個模糊的星點,說道:

“而是我們的國家贏得這場勝利。”

寒風依舊在呼嘯,捲起地上的落葉打著旋兒。切洛梅望著火箭消失的方向,眼神複雜。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