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頓了頓,說出的話帶著一種近乎殘酷的直白:
“生存,或者毀滅。這是最後的選擇。”
勃列日涅夫看著元帥,對方的眼神裡沒有絲毫動搖。
“你知道這會引發什麼樣的後果嗎?”
面對勃列日涅夫的反問,元帥先是沉默了一會兒,然後回答道:
“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做的話,那麼後果的慘重將是我們無法負擔的,我們必須要為所有的蘇聯人負責。
我們已經經歷了一次近乎於毀滅性的戰爭,這種教訓不能夠再繼續上演了。”
是的,所有的悲劇不能夠再繼續上演了。
他緩緩閉上眼睛,再睜開時,眼底的猶豫已經消失了。他走到辦公桌前,拿起了桌子上的那份報告又仔細的看了一下,然後用手指在報告上輕輕的敲擊著。
“這……這個問題是非常嚴峻的,我一個人是無法做出這個決定的。嗯,在這個星期四的會議上由大家進行最後的決定吧。”
就這樣,在這一天,在克里姆林宮,人類的命運朝著另一個方向走去了。
武器庫大樓的會議室內在那張t字形的會議桌旁,隨著會議的開始,在科學家們介紹著月球晶體的特性以及它的重要性之後,
會議桌兩側坐著的那些決定著蘇聯以及整個東方世界命運的人們就那樣坐在那裡,他們或是默默的抽著煙,或是沉默不語。
但是所有人的神情都是非常嚴肅的。
而坐在首席的勃列日涅夫同樣也是如此。
看著自己的同志們,雖然這個問題很嚴峻,但是勃列日涅夫的心裡卻閃過另一個念頭,至少現在有人和他一起去分擔這一切。
“如果我們把那座礦場搶過來的話會發生什麼?”
“毫無疑問以傢伙的脾氣肯定會引發戰爭的。”
在柯西金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沒有任何人去反駁他,因為他們都非常瞭解那個傢伙。
他肯定不會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礦場被別人給搶走。
就在這時,坐在後排的一位科學家說道:
“為什麼一定要搶走礦場呢?”
雖然在這樣的會議之中他們是沒有發言權的,但是當這位科學家的話音落下時,勃列日涅夫還是看了他一眼,然後說道:
“你還有其他的建議,說來聽聽吧。”
被點到的科學家連忙站起身,然後先扶了一下眼鏡,接著說道:
“是這樣的。必須考慮到那座礦場是在月球上,而那裡不同於地球。
按照8年前,我們共同簽署生效的《外層空間條約》明確禁止各國“在其他天體上建立軍事基地、構築軍事設施和防禦工事,以及開展軍事演習”,明確禁止各國佔有包括月球在內的其他天體、禁止各國在包括月球在內的其他天體上劃定領土,規定各國確保各自的太空開發和發展專案須惠及所有國家,要求各國對各自的非政府太空專案實施監管和許可權控制。”
看著這些沉默的大佬們,科學家繼續說道。
“那麼根據這一條約,sea並沒有權利單方面佔有那座礦場,我們同樣也有權在那座礦場進行開採。
畢竟這是條約賦予我們的權利。
這是他們和我們簽署的條約並不是一張廢紙。所以,我們也要向那裡派出我們的人進行開採!”
接著科學家又說道:
“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光明正大的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而不是直接出動軍隊把礦場搶過來。”
其實科學家的心裡所想的卻是另一個結果——如果你們真的派軍隊去搶的話,那麼發生在月球上的戰爭就會延伸到地球,到時候大家就全完蛋了。
“也就是說根據條約的約定。我們有權利在那座礦場上進行開採了。”
勃列日涅夫立即來了興趣,原來自己是有權在月球上進行開採的。哦,對了,這個條約好像還是自己批准了,怎麼都忘了呢?
呃……可能是因為在勃列日涅夫的心裡,這些國際條約他壓根兒就沒有打算去遵守過,或者說他們壓根兒就沒有在意過這些條約,頂多只是在對自己有利的時候才會想起來,比如說現在。
“是的,他們並沒有權利獨佔那座礦場,這是條約所規定的。”
“既然這些晶體這麼重要,那麼他們肯定是會撕毀條約的。”
“他們是可以撕毀條約。但是,我們也必須要看到一個現實就是——目前連美國人也不知道有這種晶體的存在,至少我們並沒有獲得這方面的情況,也就是說——在這件事情上美國和我們是一致的,他們絕對不會縱容sea獨吞這座礦場。”
“但是美國人肯定也不願得到這種晶體,從而提升我們的電子技術水平。”
顯然對於美國來說,他或許不願意別人獨吞礦場,但他更不樂意蘇聯得到這種晶體。
而且他們還可以透過sea得到這種晶體,從而提升自己的軍事技術水平。
在這種情況下,他又怎麼可能會站在蘇聯的一邊呢?
勃列日涅夫默默的抽著煙。會議桌兩側的人大底上也都是如此,他們偶爾的會有目光進行交流。終於,還是有人打破了沉默。
“既然有條約,那我們就先按照條約的框架去進行這件事,把我們的人派過去,和他們一起開採。
畢竟那是我們共同簽署的條約,條約總不是廢紙一張吧。”
窗外的風捲著幾片落葉飄過,像是在為一場即將到來的風暴預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