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俠們參觀實驗室的盛況,席勒是從娜塔莎的嘴裡聽說的。也正因為這幫瘋狂科學家一搞起科研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原本三天的參觀愣是拖到了半個月,不光出了國,還去了外太空,甚至還被萬磁王連綁帶請地弄到了仙女座星系轉了一圈,給首府空島的建設提了不少寶貴意見。
其實半個月的時間也不多,並不夠真搞出什麼成果來,頂多能提供一點思路。不過各方勢力也很聰明,蝙蝠俠雖然不能常來,但是畢竟可以透過鬥界進行訊息往來,那麼完全可以轉為線上辦公。
他們聘請蝙蝠俠做某種研究,約好報酬,再把現實物資統一由斯塔克兌換成鬥界積分,先給定金,等研究完成之後再付尾款。
其實現實中的貨幣是可以兌換成積分的,但是非常不划算。最划算的還是用能量和物資,也就是宇宙質量。畢竟建那些鬥界副本也是要消耗這些東西的,是鬥界的創始人籌集資金的手段。
自從這個宇宙的人類開啟星際時代之後,資源就完全不缺了。銀河系裡沒有什麼像樣的高等文明,九大國度更是暢通無阻。人類現在的開採手段還不算很先進,挖上幾億年也挖不掉一個角。
為了進一步進行星際殖民,也知道三大帝國未必會忍氣吞聲,事後可能還是會報復回來。最近一段時間人類在廣積糧,從太陽系和周邊星系挖了不少資源回來,剛好用於和蝙蝠俠做交易。
席勒正在試圖說服其他的鬥界創始人,把交易改成雙向的,那就是既可以用資源換積分,也可以用積分換資源。應該要不了多久就會開放這條渠道了。
用積分換資源,對席勒他們這個宇宙來說太虧了。畢竟已經有了星際航行能力,那資源遍地都是。要是再升級一下開採裝置,就更是不愁了。
可是,對於蝙蝠俠和正義聯盟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以蝙蝠俠的智慧,什麼太空設施造不出來?他沒走向宇宙,純粹就是因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想要造出能夠進行星際探索的遠空艦隊,除了需要技術也需要材料。或者說材料更重要。材料學發展到一定地步,三歲小孩拼積木都能拼出一艘飛船。
但是很多用於燃料和船體的材料,地球上是沒有的。哥譚那個一天都離不得人的樣子,蝙蝠俠也不可能花大量時間去外星球挖材料。
但如果能夠直接使用鬥界積分兌換,也不需要換太多,只要能造出一艘遠空飛船和一些開採裝置,蝙蝠俠自有辦法滾雪球一樣地越造越多。
有資源,有艦隊,蝙蝠俠就會在正義聯盟和地球的超級英雄中獲得更大的話語權。他會擁有更大的權力,而不是被處處掣肘。這讓他可以更獨斷專行地決定一些事。
不怕蠢主意,就怕沒主意。進入多元宇宙時代後,一個宇宙只能有一個聲音。相比之下,還是蝙蝠俠來領導宇宙比較靠譜。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蝙蝠俠來紐約都是幹正事兒來的。有不少就是純旅遊,比如大冒險蝙蝠俠和樂高蝙蝠俠。他倆可真是來玩兒來了。
在其他蝙蝠俠忙著參觀實驗室的時候,他倆忙著逛街。從時代廣場到華爾街,從中央公園到第五大道,紐約著名景點被他倆玩了個遍。
可能很多人覺得哥譚和大都會就是紐約的黑夜與白天,但實際上這倆城市的地形和紐約沒有半點關係。在官方出具的地圖中,哥譚好歹還有點兒紐約的樣子,隱約能看出曼哈頓區的形狀,大都會完全是兩模兩樣,更像西海岸城市。
其實dc也是有紐約的,正義聯盟的前身正義協會就駐紮在紐約。但是這裡設定紐約是個小城市,應該和布魯德海文差不多。不過就算沒有設定,東海岸也確實擠不下第三座特大城市了。別忘了上方還有個帝王城呢,再往下擠的話巴爾的摩就沒了。
所以初到紐約的蝙蝠俠們也感覺很新鮮,不少人都去著名景點拍照打卡,把許多紀念照發在了群裡面。雖然離開學校就不允許使用魔法了,但是樂高蝙蝠俠還是仗著自己體型小,不會被保安發現,爬到了自由女神像的火炬上,操控著無人機,給自己拍了一張照。
不少蝙蝠俠都對這個宇宙的超級英雄很感興趣。而正巧,這個宇宙的超級英雄文化也很火爆,基本有點名氣的超級英雄都有自己的影片賬號、網路主頁和周邊,可以稱得上是追星人天堂。
地球上最火的超級英雄就是美國隊長。因為美國隊長形象的商業運營做得最好,而且他本人也比較正派,很容易受到各個年齡階段的喜歡。基本上滿大街都是他的海報和周邊產品。
因為大部分人都關注參觀實驗室的蝙蝠俠去了,本來是自由行的樂高蝙蝠俠和大冒險蝙蝠俠,因為樂高蝙蝠俠的思維太跳躍,闖了不少禍,尼克不得不把席勒扔過去看住他們兩個。
席勒帶他們兩個去地獄廚房逛街。現在地獄廚房已經不是什麼貧民窟了,更類似於文化街區,聚集了塗鴉、跑酷、賽車、街頭藝術、雞尾酒和咖啡,以及超級英雄專賣店。
席勒在地獄廚房外圍找了個地方停車。他還沒等下車呢,樂高蝙蝠俠歡呼一聲就衝出去了,因為他看到了一個巨大的塗鴉噴繪,畫的是好幾十只蜘蛛俠。
他衝上去拍照打卡,但卻因為個子太矮,拍不到全貌。大冒險蝙蝠俠走上去把他舉起來,才把那張巨大的牆繪給拍下來。
這張牆繪後面的一條街都是賣蜘蛛俠周邊的。因為是休息日,所以逛的人不少。全世界各地的蜘蛛俠粉絲都會來這打卡,而且在這裡有很高機率遇上蜘蛛俠本俠。先別管遇上的是哪個蜘蛛俠,反正都是蜘蛛俠,抓過來合照就對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