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長劍

第1493章 躺平的生活(下)

看來自己最好進入低功耗待機模式,爭取撐得久一些。

不過仔細想想今年確實也沒多少事了,就只等一個征討林邑的結果。

不,或許遼東那邊也要等結果。

慕容仁到現在為止仍然沒有遣使入京謝罪,梁老登好不容易給他爭取了一次機會,看樣子他要放棄了。

邵勳其實真不想在遼東動手,因為這很可能影響到金刀的就藩。但有些賬不是這麼算的,慕容仁不處理,那麼其他人會怎麼看?搞不好就有第二個、第三個慕容仁。

所以他決定等到九月。如果還沒動靜的話,就批准李重的作戰計劃,調動平、幽、冀三州的資糧、器械,再調發一部分府兵,在玄菟郡動手。

在這件事上,他不會容忍別人挑釁他的威嚴。

天漸漸黑了,外間響起了沉穩的腳步聲。一番交涉之後,太官署的人入內,將晚膳送了過來。

三人就坐在院中,就著滿院的星光,一起用完了晚餐。

收拾完畢之後,樂嵐姬自回屋休息,裴靈雁則陪著邵勳在院外散步。

“你飯量都比以前少了。”裴靈雁說道。

邵勳愣了一下,再仔細一回想,確實。隨即自嘲道:“怪不得拉不動硬弓了,原來如此。”

說完,看了眼裴靈雁,道:“真好,到現在還有你陪著我。”

裴靈雁並沒有說話,只靜靜跟在邵勳身側。

月光自烏雲後透出,將皎潔的月華灑向大地。

二人的剪影時而並排,時而融合在一起。

這樣的場景,似乎很久以前就有了,數十年之後,他們依然在這麼走著。

******

八月底的時候,邵勳在麗春臺上快速批閱完了幾份奏疏。

這個時候,雍州及秦州、梁州部分郡縣的田籍、戶口被送了過來,太子也正式離開關西,取道洛陽南下荊州。

一方面是為了在荊州北部諸郡開展度田,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即將展開的戰爭做準備。

而在太子離開關西的那一天,覆田勸農使幕府從事中郎、左長直衛將軍桓溫依舊留在那邊,清理因為度田而導致的叛亂餘波。

尤其是一些氐羌、匈奴、休屠胡部落酋豪,心中極為不滿,四處串聯,鼓譟作亂。

新任雍州刺史、都督雍、朔二州諸軍事張碩率長安世兵二萬人,與左右長直衛萬餘人匯合,大肆鎮壓,戰果斐然。

桓溫的表現還是比較出彩的。

他率六千人晝伏夜出,進至橫山深處,猝然發難,殺得酋豪數人,另俘斬氐羌之眾三千餘,一舉解決了橫山諸部之中最桀驁不馴的那一批——從安定到上郡,茫茫橫山之中藏著不下十萬氐羌,向以種植粟米、青稞為主。

這是出乎邵勳預料的。桓大司馬沒那麼喜歡出奇制勝吧?這都從哪裡學的。

另外,左長直衛的戰鬥力確實不錯,但也不至於到這個地步。不過在看到桓溫請求將得來的橫山田地分給左長直衛府兵餘丁之後,大致明白了。

誠然,橫山確實不如關中平原,但其間也不是沒有好地,有些水草豐美之處,非常適合拿來種糧食——後世宋夏連年戰爭,轉折點便是橫山諸部的歸屬,西夏人經常利用橫山為前出基地補給糧草,悍然出擊劫掠關中。

分地這招一出,左長直衛的將士們知道為何而戰,那就不是氐羌蠻子能抵擋得住的了,更何況是趁夜偷襲。

邵勳沒有為難桓溫,很爽快地同意了這項請求。

他也是老武夫了,很清楚桓溫完全可以藉此舉在左長直衛站穩腳跟。從今往後,會有許多人敬重他、感激他、愛戴他,好好經營個幾年,這一衛府兵就是桓溫在軍界的根基。

他以後若出鎮邊塞,都會忍不住從左長直衛調人,一個軍功小集團就是這麼慢慢形成的。

待到在外鎮積累了足夠的功勞,便可以考慮入朝為相了——當然,競爭註定是激烈的,畢竟不止你一個邊帥。

將桓溫留給太子,大概算是邵勳暮年做出的最重要決定之一了。

他或許不是最頂級的人才,但對進入守成時代的大梁朝來說,完全夠用了,至少虐菜不是問題。

至於擔心反叛?可能杞人憂天了。

其實若非意外,制度發展到唐代那一刻,其實已經很難有人篡位了。及至兩宋,幾乎不可能,更別說明清了。

如今的大梁朝,就在朝著唐代的制度一點點轉變,除非突然四分五裂,不然怕是已經沒有桓溫們滋長野心的土壤了。

放心大膽用!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