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面封鎖最直接的危害就是經常會將封鎖本身變成一場吹牛大戰,交戰國往往都出於自身考慮宣佈一些無中生有的禁令。
正因為如此關於封鎖的爭議就從沒斷過,第三方船隻總會在知情或不知情的情況下“誤入”封鎖區。
這就讓封鎖本身成為了一個笑話,也在實際上造成了很大的混亂。畢竟一個沒人遵守的規則往往比沒有規則本身更可怕。
這也是為什麼1848年奧地利帝國能捕獲大量英國船隻的重要原因之一,畢竟哪怕是船主為了騙保,船員和船長也不會心甘情願地冒著生命危險。
但如果換成大家都習以為常的一件事,那事情就簡單多了。
如果不是弗蘭茨僅僅是想以打促和,如果不是他根本不想濫殺無辜,地中海上早就是一片血海了。
不過所謂的有效封鎖依然是一個很主觀的東西,畢竟誰也不會傻到真的在戰時完全暴露己方的軍事部署。
但最起碼不會再出現反法戰爭時期那樣動不動就有某國宣佈封鎖整個歐洲大陸的離譜宣言。
其實弗蘭茨還想再加上一條“禁止在戰時相互攻擊未參戰的殖民地。”
然而這卻遭到了英國方面的果斷拒絕,他也更加確信英國人一定會對奧地利帝國的殖民地出手。
畢竟英國人一直都很清楚自己的優勢在哪裡,而且對於外交條款的研究更深,想要用這些外交條款束縛住他們實在是有些痴心妄想。
至於是否會因此暴露奧地利帝國的痛點所在,弗蘭茨覺得完全是杞人憂天。
奧地利帝國的殖民地就擺在那,英國的海軍優勢也擺在那,兩國的高層又都不是瞎子怎麼可能看不到呢?
不過不管怎麼說,有了這份《維也納宣言》在手,弗蘭茨的心也算是稍稍放下了一點,至少他可以少操心一些問題。
1854年9月10日,《維也納宣言》正式在維也納簽訂。
同年12月25日,聖誕節。
整個維也納被一層薄薄的積雪覆蓋,就如同一張白色的地毯鋪滿了整座城市。
寒風吹過卻並無凜冽之感,只因其中的煙火氣、肉香味,以及香甜的氣息太重。
作為奧地利帝國一年一度最重要的節日,大街上罕有行人,大家都回到了自己的小屋中選擇和家人在一起。
不過這也並非是所有人,有一抹黑色的細線在白與紅之間顯得特別顯眼,黑色的馬車,以及身著黑衣的騎兵沉默地執行著自己的任務。
奧地利帝國的各大部門再一次展開了聯合行動,弗蘭茨看著作案厚厚的一沓檔案,他知道這注定將會是一場腥風血雨。
他們並不招人待見,可也並不需要招人待見,他們是黑夜中的利刃,他們的任務便是清除帝國國內的害蟲們。
弗蘭茨已經將這一傳統在奧地利帝國國內的主城城市推廣開來,這對大多數人來說是節日,但對一小部分人來說卻是“劫日”。
一部分官員始終生活在恐懼之中,因此弗蘭茨的行為也招致了一部分官僚的不滿。
不過此時可不是內戰剛剛結束之時,這幾年的畢業生已經填補了官場中的大量空缺,更是將會有大批完全接受新式教育的候補官員加入。
有些人如果真的不想做官,那弗蘭茨也就不再勉強了,畢竟想當官的人要多少有多少,甚至為此願意付出一切的也大有人在。
帝國的官員們當存敬畏之心,他們越恐懼,他人越安全。
不過奧爾加顯然聽不懂,弗蘭茨的兩個弟弟也聽不太懂,他的兩個孩子更是一臉懵逼。
算了,弗蘭茨並不奢求這些,過節的時候還是談點開心的事情。
“奧爾加,不要再吃甜食了,你的裙子都穿不下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