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遊走在歐洲的物理學霸

第696章 意外突破!櫻族野心!暗流湧動!盤

時光匆匆,轉眼就進入了1930年。

這一年,北方大陸的局勢更加複雜,黑暗中某個極具野心的勢力正在蠢蠢欲動。

亂世洪流之中,每個人都是身不由己。

普通人好好地活著已是奢望,而科學家也未必能把握自己的命運。

大陸東北某處。

一支十幾人的科學考察團正在田間地頭尋找什麼。

這些人的穿著雖然不華麗,但渾身散發的氣質和普通人截然不同。

周圍一些老農民們看到他們的樣子,都在指指點點,產生了很大的好奇。

“嘿!奇了怪了!”

“文化人也下地幹活了!”

“哈哈哈!”

“.”

一位研究人員用工具收集腳下的泥土,然後裝進特製的玻璃瓶內。

接著,他走到前方,朝著考察團團長說道:

“馬博士,這一處的樣本已經採集完畢。”

馬譽澄聞言點點頭,朝著眾人大聲說道:

“大家辛苦了。”

“我們先休息一段時間,然後再繼續!”

譁!

眾人紛紛叫好。

這段時間可把他們累壞了。

沒錯,這一支考察團正是由馬譽澄帶領的尋找青黴菌的研究小組。

在秉志的安排下,大陸上一共有10支不同的小組在同時尋找高產量的青黴菌株。

因為這東西只能靠運氣,所以人越多越好。

但是隊員又必須具有相應的生物學和細菌學知識,否則可能會錯過重要的發現。

所以,即便很多人踴躍報名,想要抱上李教授的大腿。

但最後經過嚴格的篩選,也才勉強湊出了10支小隊,每隊十幾個人。

其中馬譽澄親自帶領的第九小隊,負責大陸的東北區域。

要是在這裡找不到合格的青黴菌,那就只能靠其它小隊了。

馬譽澄的臉上略顯滄桑,那是風吹日曬留下的痕跡,也是他為青黴菌大業付出的功勳證明。

雖然目前結果並不理想,但他從來沒有放棄過。

他對這裡充滿了希望。

青黴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環境中,常見於土壤、水果、以及有機質豐富的區域。

所以,越是肥沃的地方,越容易出現高產的青黴菌株。

東北區域作為大陸著名的“黑土地”,絕對是首選的地方。

第九小隊此前在這已經發現了3種不同的青黴菌,雖然都達不到量產要求,但至少令人振奮。

此刻,馬譽澄看著隊員陸續從田地中走出,心中非常欣慰。

他的第九小隊裡幾乎都是20多歲的年輕人,有些甚至還是本科生。

他們不在乎自己的形象和麵子,像老農熱愛莊稼一般,仔細地研究和尋找各種細菌。

這些小夥子們懷著滿腔熱血,就是要為祖國的生物學貢獻自己的力量。

馬譽澄疲憊而溫柔的雙眼依次掃過眾人。

忽然!

他彷彿看到了什麼極其重要的東西,立刻大喝一聲:

“童村!站住不要動!”

譁!

眾人聞言皆是一驚!

馬博士為何如此緊張?

名叫童村的年輕人聽到喝聲,立刻停住腳步,彷彿雕像一般。

可見他對馬譽澄的信任。

童村今年只有24歲,本科畢業於燕京大學醫學專業。

在聽聞招募考察團隊員時,他立刻就報名了。

他的家就在奉天盛京,所以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再加上自己過硬的專業能力,一下就被選中。

如今國內所有生物學和醫學專業的人,都把馬譽澄當成了偶像看待。

打破歐美壟斷!

甚至有可能研發出人類歷史上第一種真正的抗生素!

這是何等的榮譽啊!

童村一想到自己能參與到如此偉大的事業中,渾身都充滿了力量。

此刻,他背對著馬譽澄,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他知道馬博士肯定有重要的事情。

馬譽澄快速走到童村的背後,然後蹲下。

在眾人好奇地圍觀下,他伸出右手,戴好手套,輕輕地在童村的鞋底上一抹。

他的手指上立刻出現一抹青綠色的痕跡。

在場眾人已經尋找了很長時間的青黴菌,他們對這個現象再熟悉不過了。

“天啊!”

“這質地、這顏色”

“好肥的青黴菌啊!”

一句“好肥”非但沒有讓眾人發笑,反而讓所有人呼吸急促。

馬譽澄因為長期熬夜而通紅的雙眼,差點要爆裂開來!

他的內心升起強烈的直覺,這就是他苦苦追尋的高產青黴菌!

“功夫不負有心人!”

他迫不及待地問道:

“童村,你這腳印是在哪裡踩的。”

此刻,童村聽到同事們的驚呼聲,已經明白了來龍去脈。

他的身體在微微顫抖,那是激動到極致的表現。

“就在不遠處,有個小的水坑,我當時不小心踩到了。”

譁!

等到馬譽澄小心翼翼地把童村鞋底上刮乾淨之後,大家全部來到了那個小水坑處。

周圍一圈青綠色彷彿是天地間最美麗的顏色。

這一刻,所有人喜極而泣。

他們成功了!

他們找到了高產的青黴菌株!

馬譽澄暢快地大笑,好像要把這段時間的苦悶全部宣洩出來。

接著,他又重重地拍了拍童村的肩膀:

“好兄弟!”

“青黴素若是研發成功,你居功至偉!”

“李教授一定會親自獎勵你的!”

譁!

眾人皆是跟著興奮。

他們是一個團隊,將共享這份榮譽。

而童村毫無疑問將會一飛沖天!

此刻,年輕的童村臉色緋紅,他連忙謙虛地說道:

“都是馬博士和大家的功勞,我就是來打醬油的。”

眾人哈哈大笑。

接著,他又問道:

“馬博士,你要把這種青黴菌帶去婆羅洲做實驗嗎?”

馬譽澄擺擺手。

“太遠了,我怕出意外。”

“盛京這裡也有我們的實驗室,可以滿足前期的研發需求。”

“我先想辦法能穩定化培養這種青黴菌,然後再考慮大規模製造青黴素!”

眾人聞言點點頭,童村更是無比興奮。

他能親身參與到研發工作中了。

最後,馬譽澄說道:

“有了高產青黴菌,我們就克服了最大的困難。”

“但是大家也不要掉以輕心,工業生產和實驗室生產不是一個東西,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我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

吼!

眾人紛紛響應。

“最後,我要強調一下。”

“這件事要一定程度地保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