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協律郎

第53章 集賢書院

比較讓他有些頂不順的,就是吃完早餐後送上來的茶飲,因為新增的佐料太過豐富,喝下去後非但沒有什麼解膩的功效,反而讓他腸胃裡又是一陣翻騰,去廁所解決了一番這才舒服一些。這時候天色也已經大亮,書院中變得熱鬧起來,張洛來到門前向外望去,只見不少官吏在宮院之間出出入入,各自還在高談闊論,許多人談論的話題,甚至就是昨夜他所做的那一番事情。

這些詞臣學士們熱衷吃瓜,渾然不知他們所討論的這個大瓜的主角眼下就在書院之中。而張洛也並不急於表露出自己的身份,站在房間裡美滋滋的聽著旁人對自己的誇獎。

事情不出他的預料,時流在講起這些事情的時候,對他都是清一色的好評,尤其他那幾句玉骨難屈的口號,更是頻頻被人提及。

一個好的人設能夠給人帶來的幫助無疑是巨大的,張洛雖然還沒有正式踏足大唐廟堂,廟堂中已經開始傳頌起他的事蹟。

這些稱讚短時間內或還不足以給他帶來實際的收益,但是當他未來解褐出仕、真正踏足官場的時候,就會讓他腳下的路遠比其他人更加坦蕩!張洛聽了一會兒才知道,他待在集賢書院的這段時間裡,外間又發生了許多其他的事情。

諸如他昨晚的事蹟還只有御史臺與門下官員們瞭解,但在經過了小半個晚上的醞釀,如今整個皇城都已經人盡皆知。

之所以會如此,那是因為有人在為他賣力的傳播,這其中就有同為集賢學士、官居駕部員外郎的王翰。

王翰之前本就欣賞張洛才情,此番聞其事蹟後,更是直接在端門前為之唱揚,這也是為何許多朝士剛剛來到皇城便已經知曉此事的原因。

張洛聞聽此事後,一時間也有些哭笑不得。他固然挺需要好的名聲,但王翰這麼做也實在有點用力過猛、稍顯浮誇。不過對方顯然也是出於好心,張洛在得知後,心中也是多有感激。

他隱隱記得王翰就是因為受到這次政斗的連累遭到貶官,並在貶官途中染疾病故。這次如果有可能的話,他倒挺想幫王翰改變一下命運。

畢竟王翰乃是張說眾多門生中為數不多型度鮮明的表達對自己好感的,而且其人有才又有財,如果與之關係處好了,對於張洛逐步吸收並利用他祖父張說的政治資源也是有著比較積極的作用。

雖然說他父親張均是天然的繼承人,但繼承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就算在原本的歷史上,張均這個繼承人也沒能接穩他父親的棒,公認的張說政治上的繼承人還是張九齡。

有形的宅田、官爵等資源,父死子繼自然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其他無形的人脈與影響力,其實意義要更加的深遠,能夠繼承並鞏固多少,那就看各自的本領了。

在這一點上,張洛也沒有耐心等著爆他老子的金幣,他是把自己定位為直接的競爭者。

除了談論昨晚的事情之外,今日早朝各項事程的進展也是這些集賢學士們討論的內容之一。

大唐本身並沒有不許百官妄議朝政的規定,皇宮又是中樞百司所在,聚集了大量的官員,要想讓他們不鍵政,那無疑要比殺了他們還難。

今日早朝中一個比較引人關注的點就是身陷物議旋渦、已經多日缺席朝會的中書令張說再次在朝會中露面,這自然引起了百官的種種猜測。

比較讓張洛感到意外的是,哪怕在張說老巢的集賢殿書院,此間官員們講起張說來也都是譭譽參半,並不像之前那樣對張洛眾口一辭的誇獎。

可見張說為人做事的風格的確是值得商榷,人緣也並不算好。

張洛也不免在心裡暗自期待張說在歷經此事教訓之後,性格能夠收斂一下,不要再那麼不好相處。

他這裡還在盤算著祖父能夠吃一塹長一智,可是當朝會將近尾聲,一則訊息的傳來卻讓他目瞪口呆:中書令張說行為失謹、處事不周,因令致仕,賜書還家。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