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協律郎

第258章 爺爺種的茶

宇文融和源家的關係非比尋常,源乾曜對其不只有舉薦拔擢之恩,彼此在政治上還是親密盟友。如果沒有源乾曜的大力庇護,宇文融這樣的性格是很難一路順順利利的。

張岱也不指望只憑一次談話就能將雙方關係挑撥反目,而且他所陳述的只是一個事實,那就是源復的能力根本就不夠資格給宇文融打輔助。如果宇文融對他寄望太深,免不了就會誤人誤己、功虧一簣。

陰險狡詐的算計會讓人心生反感,擺事實、講道理,真誠的勸說才能打動人心。

宇文融和源乾曜一家固然交情匪淺,但他同樣也有著極強的事業心,而且如今他正處於一個非常尷尬的位置,因為朝中的人事紛爭被排擠出都,但所掌握的人事資源又遠遠超過了普通雄州刺史的水平。

這樣的情況勢必不能維持長久,因為一旦朝中的人事紛爭告一段落,宰相們怕不是就得把宇文融當作新的目標。

所以宇文融必須要抓住時機,儘快在魏州刺史任上做出亮眼的成績,如此才能爭取到重新回到朝中的機會,避免被宰相們聯手按壓於州縣,並逐漸的分其事權。

在這件事情上,源乾曜也幫不了宇文融太多,甚至因為宇文融的外貶,源乾曜在中樞的存在感都越來越薄弱。

因此宇文融對重開王莽河這一計劃也是期待頗大,想要憑此突圍,自然也就不能容忍豬隊友拖他的後腿。而張岱所提出不如干脆由其兼任汴州刺史,這無疑也大大的打動了宇文融。

就算他顧忌源乾曜的面子,繼續容忍源復待在汴州刺史任上,結果因其無能連累重開王莽河的計劃功虧一簣,勞民傷財而無所成,這無疑又會成為政敵打擊的藉口。

宇文融歸朝無望,源乾曜也將會越來越被邊緣化,屆時就算源復還待在汴州刺史任上,那又於事何補?難道還奢望源復能夠力挽狂瀾嗎?怕是要不了多久,這傢伙也將被奪職去位!

只不過宇文融也明白,道理雖然是這樣一個道理,但若要直接說出來,難免會讓雙方之間的關係產生一絲裂痕。他為源乾曜所拔擢,結果卻奪其子勢位,也難免有虧恩義。

這一天接下來的時間,宇文融都在思忖這個問題,以至於精神都有些恍恍惚惚,甚至於一些工役計劃都沒有心情處理,索性延後批覆。

“張說此孫,確非常人。寥寥數言,便大亂我心神!”

一直到了入夜後,宇文融腦海中也沒梳理出什麼頭緒,而在晚飯時意識到自己竟然就這麼荒廢了大半天的時間,口中便忍不住忿忿說道。

他嘴裡雖在抱怨著,但思緒卻忍不住轉移到張岱所言汴州富戶集資幾十萬貫的事情來。

如果這事是真的,那的確是非常令人吃驚,須知源覆在州折騰了這麼老久,所受得錢貨也不過十幾萬貫而已,便已經搞得汴州市井蕭條了。

他想了想之後,便提筆將此事寫成一信,著員快速將信送向汴州,讓源復深入查探一番,順便也是想借此再考察一下源復的能力。

張岱區區一個過路行人都能做到的事情,沒道理源復堂堂一個汴州刺史做不到。假使源復也能受此啟發而更作創收,給魏州這裡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援,他也就不需要放棄源復。

張岱既然把這件事告訴宇文融,他就不怕宇文融通知源復,而且這本就是他的目的之一。

首先這件事本身還沒影呢,汴州那些富戶雖然錢多、但人也不傻,幾十萬貫錢帛哪可能只見了一面就上趕著送給張岱?

就算他們真的有意加入到飛錢行當中來,那也得分批逐次的投資,見到了回報才會再作追加。

畢竟他們本身在州內便各有資業,就算買賣收益因為源復的亂搞而有所打折,想要開拓更多的財源,但也還沒到傾盡巨資賭家產的地步。

之前張岱要求他們集資一萬貫,幾家均攤一下不過幾百上千貫而已,哪怕沒有什麼生意的回報,憑此結識一下張岱這個頂級紈絝兼科舉狀元那也是划算的,自然不會有什麼異議。

就算飛錢的利益很驚人,已經有了兩京飛錢這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也讓這些人大為意動,可真正要掏錢的時候,方方面面總要多加考慮一番。

上趕著不是買賣,如果他們沒有相應的話語權和足夠的權益保證,怕也不會傻呵呵的掏錢。除非再出現一些其他的變數,讓他們實實在在的感受到壓力,才有可能在接下來做出一些讓步。

如果宇文融把這事告訴了源復,無疑會引起源復的不滿。雖然投資是各自私人的選擇和行為,但如此大宗錢帛的動向,又是在汴州災情未減、百業凋零的情況下,就顯得更加敏感。

這些富戶們背地裡搞這樣的串聯,究竟是單純的合夥做生意,還是對州府的政令心存不滿,更甚或想要將資貨轉移處境、就此擺脫州府的管制?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