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協律郎

第253章 曹州萬事得宜

結果李道邃這裡卻網羅一批巧匠、搞這些華而不實的東西,無疑是有悖他的初衷。他倒也理解李道邃的用心,希望透過這種拍馬屁的方式獲得更多的關注,若是令聖懷大悅、或許就會給曹州調使更多的賑濟物資,那要比單純的織造錦帛維持開支回報大得多。

但怎麼說呢,在河南河北普受災害的情況下,朝廷近期內能夠呼叫的人員物資就這麼多,此處厚別處就薄,義造織坊是在此前提下所進行的一個自救計劃。

李道邃把它搞成一個拍馬屁的面子工程,即便能夠獲得更多救援,也讓這件事變了味道。如果諸州皆以此為業,那麼現實情況就會被忽略,誰拍的馬匹好那就更得利,這不胡鬧嗎?

這會兒他也明白了李道邃何以將織造戶都引入織坊,倒也不是為的讓織坊運作更得利,而是為的保全州內這些高精生產力,讓這些技藝精湛的織工不要流失於外。

意識到這一點後,張岱也不由得暗自一嘆,他也沒有直接表達自己的不滿,而是稱讚李道邃的奇思妙想,旋即便又說道:“此番入州,攜糧萬石,錢帛亦足,除了輸於官以助賑濟之外,餘物則是要大造桑林,期望織坊能夠更益百姓。

惠妃雖然不願插手州務,但知曹州百姓受災如此深重,仍也願更盡其力以濟助百姓,是故小子此行,惠妃更傾盡妝奩以助。此仁慈之懷亦不懼人知,所以我也想於境內碑紀其事,戴公意下如何?”

“造碑啊?這、這是否應當奏告朝廷?”

李道邃聽到這話後,臉色便微微一變,私下裡拍惠妃馬屁沒什麼,但是要用碑石留存下來,他多少還是有些遲疑的。畢竟他作為李唐宗室,家族也經歷過從武后到韋后的亂政,對此自然心存警惕。

“這是應當,入州益事,總不會能讓戴公為難。碑文先已擬定,還要有勞戴公書奏請示。”

張岱一邊將一份碑文遞給李道邃,又拿出一份拓片出來對他說道:“此事也有從宜之處,汴州便已經造成拓影歸啟。不過戴公處事更加謹慎,小子也不敢恃恩相欺,諸情妥當後再造不遲。”

“這、原來汴州已經……其實倒也無需廢此周折,畢竟惠妃的恩德也是受者皆知。”

李道邃接過拓片匆匆一覽,臉色也微微一變。曹州這裡百事俱廢,他也一刻不想多留,自然也不願在此關鍵時刻得罪惠妃,見源復這老同事都如此積極,他便也從善如流了。

如果李道邃真是一個一心為民、盡心盡力的好官,張岱倒也不想這麼欺騙他,可當看到這傢伙借自己織坊事去搞拍馬屁,那也就沒有什麼心理負擔了。大家各有心思,求同存異吧。

他這裡造碑、強調武惠妃的存在,也是要撇開州府,再造一個新的織坊。這個新織坊就留給官府經營吧,他這裡再使錢使力的造一個新織坊,用於幫助那些普通的民家婦孺。

李道邃雖然滑頭,但對他的救災事宜卻是非常的支援,很快便在城外又劃定一片地方作為建造新織坊的場所,並且分遣州吏於境內召訪窮困婦孺送來此地,要比敷衍了事的汴州州府積極的多。

除此之外,他還劃定了境內汴渠沿岸一大片區域作為造桑林的地方,並且還給了張岱一個非常關鍵的支援,那就是劃給十幾艘官造的漕船歸曹州織坊所屬,用於織坊沿汴渠調轉物資。眼下的曹州諸事停擺,這些船隻也閒置多時。

如此一來,張岱不只船有了、營運資格也有了,只需要招募足夠的船工,就能夠立即組建起一支沿汴渠活動的運輸船隊!李道邃行此方便,固然是希望張岱能夠更方便的將物資運到曹州來,幫忙賑濟災情。而這也的確給了張岱極大的方便,曹州固然不像汴州那樣地當中樞,但在河南的物流運輸網路中也是舉足輕重,東接青兗、南通徐泗。

而且漕運資源的地方保護主義非常嚴重,如果不是當地大族巨室,又或者在官府擁有強大的背景,一般很難插手其中。

諸如王元寶財力雄厚、行商那麼多年,也只是在各州設定了一些倉邸產業,卻沒有自己的物流運輸團隊,那就是因為在地方官府沒有過硬的支援,難以在漕運當中分一杯羹。

之前他的後臺王毛仲固然在朝中是一個人物,可在地方上連根毛都不算,大家總不會怕北衙禁軍離京來圍殺自己。真要發生那樣的情況,怕不是早就天下大亂了。

如今有了李道邃的支援,張岱便可以把物流團隊先從曹州建立起來,隨著日後對其他地方的影響加深、逐步發展形成一個完整網路。

畢竟源復也不可能老死在汴州,待其離職,也可以嘗試爭取一下汴州州府的一些位置。

有了船隊,自然要招人,所以在即將動身離開曹州的前夕,張岱又將南霽雲請來,準備跟他正式的談一談。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