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協律郎

第252章 國瑞劉晏

自汴州再向東行,災情所帶來的影響就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嚴重了。

事實上汴州境內的災情就已經很嚴重了,但是在州府的強力控制下,許多問題都被控制在鄉野間而沒有浮現出來,百姓們也只能苦苦忍受煎熬。

張岱雖然同情此鄉百姓,但在州府明顯不歡迎,且作為刺史的源復只抓考課指標、不理真實疾困的情況下,能夠做到的也著實有限。而且擔心繼續逗留或會激化矛盾、遭到掣肘,只能儘快離開汴州。

曹州同樣地處平原,是中原地區的核心農耕地帶,地勢之平坦哪怕行進一整天的時間、視野中都看不到什麼地勢的起伏,視線所及盡是平野!這樣的地形得天獨厚,同時又依傍黃河,本應是非常豐饒的地方,但是張岱一行入州之後,便鮮少見到田野中有農人勞作的身影。

這裡放眼望去土地上大片大片暴曬皸裂的泥殼,本應是陽春三月春耕正忙,但曠野中人影寥寥無幾,偶有鴉鳥盤旋於天際,下方往往會有牛馬屍骸、更甚至倒斃的人屍!“曹州去年受害尤甚,州境半數淪為澤野,百姓顆粒無收,只能沿河東逃,遊蕩於鉅野澤樵採謀生……”

南霽雲一行不久前才從下游西入汴州而途經此地,對災情也有了解,講起此鄉餓殍遍野,百姓流離失所、十室九空的慘狀,一時間也是不免熱淚盈眶,並不止一次向張岱問道:“郎君此行舟車所攜物貨,當真是要施捨救災?曹州百姓悲苦,全無餘錢買物啊!”

“不只曹州,還有其餘州縣,救得多少便救多少,錢物散盡再歸。”

曹州境內這曠野無人、死氣沉沉的景象,也讓張岱倍感壓抑。

他沒有親眼見過古代亂世是何情景,但如今還是開元盛世,曹州受災便已經出現這樣一幅野無炊煙的景象,越發讓他深感古代農耕社會中百姓們生存環境之脆弱!

他在入境前已經先行派遣信使奔赴曹州報信,但在入境後又幹了大半天的路,才有州吏姍姍來遲,所乘只是駑馬瘦驢,一個個州吏也都乾瘦得很,相見之後無言其他,開口便先乞食:“公子能否賜給些許乾糧粟飯果腹?”

州府胥吏尚且如此,普通百姓們境況如何可想而知了,張岱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讓人給他們送上一些乾糧。

“嗚嗚,此境民生實在太悽慘了……”

與州吏們同至的還有先行趕到曹州的同年薛翊,他有親長在曹州下屬縣境中為官,所以先行一步,此時見到張岱後剛一開口便忍不住淚灑襟前:“前歲知頓耗費甚多,鄉人本無儲蓄,去年又顆粒無收。

當下鄉里鬥谷幾近千錢,百姓拆家賣兒不足一餐,有力者尚能出走逃荒,剩下的老弱只是抱門待死!我去我叔處,見到縣吏們只是抬屍造冢……太慘了,我不忍再看,回都、回去,救不來、那麼多人受災,用盡全力能救幾人?”

說著說著,薛翊便忍不住捂臉悲哭起來。

他的心理固然不夠堅韌,但驟然見到鄉里災情悽慘的畫面,所造成的心理衝擊也實在太大,尤其見到人命那麼脆弱、無可挽回的成批死去,更讓他恨不得捂住眼睛和耳朵,只當一切不是真的!“薛五隻是累了,先上車去睡一會兒,等你醒來若還要走,稍後安排空船送你向滑州乘船返回!”

張岱聽著薛翊嗚嗚悲哭,心內也不免直泛酸,只擺手讓他去後車休息,同時吩咐道:“繼續趕路,今晚不要停留,儘快趕去州府!”

之前在汴州境內的時候,隊伍進行了一番調整,一批舟車隊伍在張義等人帶領下沿水道向滑州而去,準備渡河到河北境內。而張岱則帶領剩下的人員物資向曹州濟陰而來,這也是河南地區核心受災區域。

眾人入州後看到這一景象,心情也都很沉重,對於張岱的吩咐全無異議,心裡還在盤算著只要能早到州城一會兒,興許便能多救回幾人,哪怕累得氣喘吁吁,也都咬牙堅持。

“郎主,有災民從左近湊來,全都境況不妙,要不要沿途施捨些吃食?”

後方押隊的安孝臣策馬入前來,向張岱請示道。

張岱向隊伍後方兩側看一看,發現果然不少民眾步履蹣跚的跟在後方,有氣無力的悲哭哀求著,他想了想後還是搖頭道:“一旦沿途放糧,恐怕四野饑民都會蜂擁至此,屆時進退失據。不要放糧,告訴他們向州府去,州府那裡自有救濟!”

他們一行幾百人,看著數量不少,可若真將大批災民吸引過來,也是不好控制局面。所以最好還是到州府去,有序的發放賑濟物資才最穩妥,也能幫到更多的人。

途中跟隨上來的流民越來越多,尤其隨著一些丁壯加入進來,甚至開始躍躍欲試的想要接近隊伍。這倒也無可厚非,人都要餓死了還講什麼禮義廉恥。

不過張岱自有打算,所以便讓安孝臣、南霽雲等各自帶領一隊人員分在車隊周邊以為震懾。而那些流民們終究也是飢疲難耐、體力虧損嚴重,沒敢入前攔截哄搶,只緊緊跟在他們車隊的後方。

一行人晝夜兼程,到了第二天的清晨才趕到曹州城外,帶路的州吏先一步入城,過不多久便有一大群人子城中行出。

為首一個更是身穿紫袍,遠遠的便翻身下馬,闊步迎向隊伍,同時口中大聲問道:“哪一位是張岱張宗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