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萬曆修起居注

第31章 沈念:我若混圈子,也混內閣的圈子

“少爺,城南絲綢鋪商人白弘德、您的錢塘同鄉派夥計送來請帖,邀您明晚吃飯賞月,敘同鄉之情。”“還有與你同年的舉人崔復邀請您明晚前往集賢樓參加文人詩會,觀月吟詩。”

沈念微微皺眉。

他根本就沒見過這兩人。

二人突然投帖邀請,顯然是聽聞今日沈念在御前“講書顯聖”的事情了。

他們看到了沈念仕途上的前景,故而欲與之結交。

當下的官場,圈子氾濫。

同鄉的圈子、同年的圈子、同僚的圈子、姻親的圈子、進士的圈子、文人墨客的圈子……

一個圈子套著一個圈子,總有一個適合你。

建圈子,本質上就是抱團取暖,找靠山,找隊友。

一旦入了圈子,便會有人請你辦事,辦了事就會得到酬謝,然後圈子會越來越大,大家互幫互助,最後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此等情況,在官場之上最是嚴重。

天下事之所以難辦,就壞在這裡。

另外,圈子是貪腐的溫床。

今日同鄉敘舊,他送你一些不值錢的土特產。

你若收下,下次就是昂貴的茶葉,下下次就是金銀珠寶,美人字畫。

總有一款適合你。

明日的中秋節,京師內必然會上演各種圈子交際名場面。

比如:兩個馬伕默契地將各自的馬車,屁股對屁股,一場行賄受賄活動就完成了。

比如:一名商人將一件貴重商品以市價兩折的價格賣給某位官員的小舅子,然後再以高於市價兩倍的價格買回來,一場錢權交易就結束了。

比如:某個喝茶唸詩的文人聚會,上半場是喝茶聊天,下半場就變成了醉臥美人膝的秘密狂歡。

……

明初老朱在位時,貪贓六十兩以上,一律梟首示眾,剝皮揎草。

但當下的世道是無禮不成事。

官場新人大多困於京債,諸多科道言官化身敲詐達人,普通官員不以錢財打點,賄賂開道,仕途根本看不到光。

沈念深知。

當一束光照進黑暗裡,是這束光有罪。

現在還不是他一人單挑所有貪官的時候。

莫說他,張居正都不敢查官員貪汙。

考成法,只是處置了懶庸之官;給驛條例,只是減少了官員的福利。

若當下查官員貪墨,那就是要將大明朝的官場掀翻,全部換血。

誰也付不起此等代價!此刻的沈念,慶幸自己家境殷實,能力出眾,不用陷於圈子。

他看向阿吉。

“在帖子上分別寫個“謝”字,全拒了吧,然後告訴他們我早已和妻子言定,明日外遊,深夜才會回還。”

“另外,若還有此類請帖,稍緩之後,也如此回覆。”

“好。”阿吉說道,當即便去回話了。

回覆這種請帖,很是講究。

寫個“知”字,表示接受;若要婉拒,就打個“謝”字。

正如沈念所料。

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時辰內,又有十餘封請帖送來。

請客吃飯的,談詩論道的,看戲聽書的,郊外遠遊的……

應有盡有。

甚至還有人稱八月不行就九月,九月不行就十月,十月不行就冬月。

沈念全部婉拒之。

他若混圈子,那也混閣老們的圈子。

……

翌日一大早。

沈念一家租了一輛馬車,直奔城外。

好不容易休假一日。

沈念決定帶著顧月兒出去轉轉,吃吃齋飯,看看山水秋景。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