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三。
小萬曆的疹疾徹底痊癒,常朝、日講、經筵等全部恢復如初。
三大閣老力薦的《算學復興疏》也已透過,小萬曆親自指定堯東商行發起此事。
朝廷將提供經驗豐富的老計吏參與其中,但不干預算學社的發展,意在看一看民間力量能將此事推進到何等程度。
因當下堯東商行分行已散落於北方各地州府。
只要沈唸的父親與岳父向各個分行發起組建算學社的號召,外加朝廷的背後支援,此事很快就能發展起來,進而擴散全國。
本就是商行賬房先生的社員們在茶館、酒樓或某個私宅,很快就能圍聚在一起討論算學。
此舉,比籌建學院、招募生員的速度更快。
至於能發展到何種程度,就看堯東商行這個領頭羊的引領作用了。
張居正設想的是——
此事若能大成,日後商人或許可參與到更多民生建設中。
畢竟,一條鞭法之後,很多強制性勞役取消,地方州府人力有限,諸多民生事務都將外包,而商人比地方官更擅於資源的最佳化配置。
當然,朝廷需要的是有家國大義的商人。
而非“鵪鶉嗉裡尋豌豆,鷺鷥腿上劈精肉”想盡一切辦法都要斂財的無良奸商。
……
三月初四,午後,文華殿內。
小萬曆翻閱著京師五府六部大小九卿科道官等京朝官呈遞的慶賀他身體痊癒的奏疏,不由得撇起嘴巴。
他期盼看到的。
是群臣都能在奏疏中稱他因疾而未曾視朝的一個月,朝堂諸事都受到了影響,而今他健康歸來,朝堂諸事將會很快恢復秩序。
然而,官員們在奏疏中表達的全都是“恭賀陛下龍體健康、神采如初”之類的客套話。
似乎在說:當下的朝堂政事有沒有小萬曆的參與,其實一個樣。
文武百官,還是將虛歲十七的他當作一個孩子。
這讓小萬曆心裡非常不舒服。
他昨日參加常朝前,馮保還知說一番“大明不能一日無陛下”的話語,然官員們如今在內閣的指揮下,只知埋頭幹事,連個奉承話都不會說。
小萬曆覺得自己非常沒有存在感。
就在這時。
馮保從外面快步走進殿中,手裡捧著一封奏疏。
小萬曆興奮地問道:“同意否?”
“同意了!同意了!”馮保笑著說道,然後將奏疏呈遞到小萬曆面前。
今日上午,小萬曆命文書房宦官向內閣傳話。
他疹疾痊癒,全依兩宮太后與後宮皇后、嬪妃的關懷,依照慣例,小萬曆在病癒後應該向兩宮太后敬獻禮物,並對內廷照顧他的人進行賞賜。
於是,小萬曆便以內庫財物短缺為理由,稱想支取光祿寺十萬兩白銀使用,命內閣擬旨。
小萬曆開啟奏疏,發現這道擬支取光祿寺十萬兩白銀的奏疏裡還夾雜著一張張居正撰寫的票擬紙條。
“聖躬康豫,增福延齡,進獻兩宮,頒行賞賚,亦事之不常有者,臣等不敢抗違……但臣等葵藿之愚,竊以朝廷之費用無窮,而國家之財賦有限,若不加意撙節,即使財貨山積,譬之酌江海以實漏卮,日見其不足矣。方今內外積貯,尚屬空虛,而小民膏血剝削已盡……
“俗語云:‘忍得一時之費,免受百日之窮。’此言雖小,可以喻大,伏惟聖明留意。此後若再有取用,臣等亦決不敢奉詔矣。”(如圖)
……
張居正這番長達近五百字的票擬,簡單概述就是——
“陛下用錢,臣等不敢違抗,但國家財力有限,陛下應省著點兒花,下次若再取國庫用於內帑,臣等就不能同意了!”
小萬曆看完票擬內容,面色不由得變得難看起來。
雖然張居正答應了他的請求,但也訓斥了他一頓,下次他再想支取國庫之錢,將更加困難。
小萬曆非常厭惡這種花錢不自由的感覺。
這兩年,小萬曆多次尋理由,將朝廷之錢移入內帑。
一方面是內帑的開銷確實大;另一方面是內帑錢財的多少,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他這個皇帝的權威。
內帑錢多。
小萬曆便能不用顧忌地賞賜百官,令百官感念皇恩,也能讓他感覺到自己是大明的皇帝,而不是一個提線木偶。
“唉,事事不由己,朕這個皇帝,真是不自由啊!”小萬曆喃喃說道。
十七歲,正是多愁善感的年齡。
兩日前,小萬曆還在為自己身體康復而興奮,但此刻,他又覺得自己這個皇帝做得太憋屈。
隨即,小萬曆站起身來,朝著馮保道:“大伴,陪朕出去走走!”
“老奴遵命!”馮保連忙拱手。
……
片刻後,小萬曆與馮保走在文華殿東邊的一處小路上。
其他內侍都被小萬曆支開。
小萬曆走了兩步後,說道:“大伴,你覺得朕何時能親政?”
馮保先是一愣,然後拱手道:“陛下,聖母太后曾說,要令張閣老輔政到陛下而立之年。”
小萬曆沒好氣地白了馮保一眼。
“你聽不出來那是客氣話?朕要到三十歲才親政,那豈不是是個傻子皇帝!”小萬曆自我感覺良好,一直覺得親政之後,自己能令大明更加強盛。
馮保眼珠一轉,露出一抹笑容。
“陛下若想親政,老奴覺得隨時都可親政,陛下當下已有親政的能力!”馮保躬著身子說道。
小萬曆聽到此話,心裡非常愉悅,但卻微微搖了搖頭。
“朕距親政最近之時,是元輔丁憂之時,但朕明顯感覺到若無臨時成立的票擬司,無沈卿,朕還無能力將朝政操持起來!你覺得朕要想盡快親政,需要提高哪些能力?”
馮保見小萬曆想要親政,不由得甚是興奮。
小萬曆親政後,司禮監衙門的權力將會再次變大,這對他是最為有利的。
馮保猶豫了一下,道:“陛下,老奴覺得陛下並非能力不足,而是沒有主動提出某項新政改革措施,若陛下能擬定出一項重要的新政改革措施,令百官傾佩,令內閣去執行,陛下在百官心中的威望就會大幅度提高,然後陛下可逐漸擴大對六部的控制權,對官員多加賞賜,漸漸讓內閣成為陛下的手臂,而非陛下的頭腦,如此,當文武百官對陛下為首是瞻,則陛下距離親政就不遠了!”
“另外,陛下不能主動開口稱要親政,此話必須要從張閣老嘴裡說出,方才使得群臣皆無異議!”
“是這個道理。”小萬曆點了點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