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父皇,我能辭職嗎

第45章 侯君集:分不清,我真的分不清啊

精神大唐人契苾何力腦殼上腫起一個包,誠懇地說著。“我同意。”薛萬徹修理著被揍歪的鶡羽,隨口附和。

“但見麾下精神矍鑠,力能扛鼎,吾心稍安。”

契苾何力一點也沒有誇張,他和薛萬徹用自己的腦殼證明了,侯將軍確實能一拳打爆銅鼎。

“我同意……嘶。”薛萬徹揉著額頭的腫包,疼得齜牙咧嘴。

侯君集捂著隱隱作痛的拳頭,沒好氣地說:“矍鑠形容的是老翁,我還不老。”

“哦?!”契苾何力吃了一驚,立刻掏出隨身攜帶的紙筆:“又學習到了,在下要記下來。”

看著這對活寶,侯君集既好氣又好笑。

這麼多同僚下屬,也只有這兩個腦子缺根筋的能不懼旁人猜疑,來獄中探望他這個罪犯。

嗯,某位懟天懟地懟皇帝的前·曹王殿下除外。

“你們來有什麼事?”侯君集開門見山。

薛萬徹也不藏著掖著,露出純真的笑容:

“最近京城百姓都在痛罵朝廷關押將軍,為將軍鳴不平呢!“將軍放心,陛下一定會很快放你出來的!”

“哦,是這件事啊。”侯君集並不驚訝。

這波洶湧民意的始作俑者,剛剛還在他這兒吃果乾呢。

奇怪的是,李明從不在他侯君集面前邀功。

整天聊的無非是他吃得好不好、睡得香不香,還有積極改造、重新做人、早日迴歸社會之類的廢話。

只是每次李明離開後,都會留下侯寶琳陪他一陣。

而他也正是透過孫兒的大嘴巴,把這場輿論戰的始末了解得一清二楚。

說實話,這番騷操作驚掉了侯君集的下巴。

能把不同出身、性格迥異的熊孩子捏成一股繩,幹出一番讓朝堂諸公都撓頭的大事,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蹟。

他自己就有體會,這年紀的小孩兒最是人厭狗嫌,光一個就夠讓人心累了,何況還是一群。

至於李明搞的這套反話正說、鼓動民意的所謂“輿論戰”……

說實話,這鬼點子讓見多識廣的侯君集也歎為觀止。

到底是陛下的親兒子,真是位天生的權謀家。

“情況正在發生有利的變化,大理卿也終於准許吾等探望麾下了。”契苾何力振奮地說:“起初,所有訪客都被孫廷尉攔下了,以致於時至今日,吾等才得以登門拜訪。”

不,孫伏伽肯網開一面,多半也是因為他……侯君集心有了然。

契苾何力的臉又沉了下來,氣憤地拍大腿:

“只恨房相還在從中作梗,使陛下和朝臣無法釋放將軍。將軍身陷囹圄,皆因他而起!”

薛萬徹也一起抱怨:“將士出征哪次不是把腦袋別在腰帶上,拿點寶貝怎麼了?那些文官也真是……死板。”

生氣歸生氣,他們也不敢對那些文官大放厥詞,或者撂挑子甩臉色,說什麼“你行你上”之類的。

因為那些文官有事是真up啊。

不像宋朝以後,大唐的文臣武將並沒有那麼涇渭分明。

文官拎把刀就能騎馬上前線,而武將凱旋也能混個文職。

比如某位以理服人的禮部尚書。

乃至於侯君集自己,現在的身份也是吏部尚書,妥妥的文官序列。

嚴格說起來,這事其實是文官集團的內部矛盾,和薛萬徹、契苾何力這倆純粹的武將不搭邊的。

這就讓撈侯君集的難度更高了。

因為不能用“你們文官懂個屁打仗”回懟。

誰還沒帶過兵,誰不知道這其中是怎麼回事兒。

隨便拿點也就算了,但像侯君集那樣把半個高昌搬空的……好像是有點過分。

三人不約而同地沉默了下來。

房玄齡,那個老面癱究竟在謀劃些什麼……

侯君集玩味地撫弄著鋼須,忽然想起了一個人:

“長孫無忌公可曾進言?”

薛萬徹不爽地揮揮手:“沒有,國舅爺哪會管貪汙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

“哦。”侯君集的目光深沉了起來。

長孫無忌是太子一派的領袖。

長孫不動,其他人不會動。

朝堂的兩大支柱,一根與自己為敵,另一根袖手旁觀。

也就是說,現在真正發力在撈他出去的……

只有李明一個?可每天見面,那孩子又為什麼只聊一些“道德與法治”之類的廢話?

為什麼從不當面和他說,他侯君集現在有多麼孤立無援,爭取他的自由有多麼困難呢?不是想拉攏他嗎?侯君集猛然發現,自己連一個毛頭小孩也看不透。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