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風雲1864

第678章 南本德戰役

大楚帝國軍隊大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這種情形不聞不問。

一切以前線所需為主,遠征軍可不管什麼民政治理,地方經濟發展,先打贏了戰爭再說。

進入6月份以後

每年度大楚帝國軍方官兵退役事務就提上了議事日程,可目前大戰正酣,也只能推延這一重要工作了。

來自帝國本土及海外州的數十萬新兵,已經按計劃抵達北美后方各基地,正在進行後期高標準軍事訓練,可以隨時補充部隊編制。

作為一個總人口超過兩億的世界大國,楚國在戰爭進行到第三年時,依然顯得遊刃有餘,與美國的精疲力竭形成鮮明對比。

正是敏銳的發現了這一點,北方兵團司令長官鄭忠義元帥芝加哥戰役進行到第三階段時,向本土皇家陸軍參謀總部提交報告。旨在改變當前的戰爭形式。

從一力壓縮美軍生存空間,轉而改變為大規模殲滅美軍有生力量為主,實施圍點打援,穿插迂迴,將芝加哥戰場徹底切割出來。

這項最高機密作戰方案得到陸軍參謀總部首肯,呈報內閣總理衙門批示透過,迅速在前線得到了執行。

突擊佔領坎卡基縣的楚國第七方面軍派出一支有力側翼部隊向東突進,連續擊潰了數股美軍,於6月29日佔領芝加哥以東的南本德,切斷了東部向芝加哥輸血的鐵路線大動脈。

第七方面軍隨即將主力東調,厚集20餘萬兵力於南本德一線,優先裝備遠征軍當前全部的58輛虎式坦克,張開口袋靜等美軍大舉來襲。

第七方面軍此舉,果然觸動了美利堅的敏感神經。

南本德是芝加哥守軍唯一僅剩下的鐵路運輸大動脈,有兩條重要的鐵路幹線從此透過。

一條鐵路幹線向東通往底特律,有源源不斷的武器彈藥軍列向芝加哥戰場輸送,可謂是吊著一口氣的生命線。

另一條鐵路幹線向東通往大西洋沿岸的東部沿海城市,這包括阿克倫,匹茲堡,華盛頓,威克蘭頓以及紐約等重要城市,能夠日夜不停地向芝加哥前線輸送大量兵力和所需的各種物資,也是前方美軍傷病員後撤的主要通路。

這兩條鐵路大動脈被截斷,意味著芝加哥戰場徹底陷入楚國遠征軍的重圍中,距離戰敗已經為時不遠了。

幾百萬人規模的大兵團作戰,失去了後方鐵路和水路運輸補給線,用腳趾頭想想都知道後果不會好。

於是美軍發瘋了,調集大量的軍隊輪番衝擊南本德,試圖奪回這一戰略要地。

由此拉開了空前激烈的南本德戰役大幕,雙方在方圓數百公里的戰場展開激戰。

利用美軍大兵團暴露於曠野之上的有利戰機,楚國遠征軍調集了超過五千架戰機,1.2萬門火炮和第一,第七,第十三方面軍合計70餘萬兵力,與美軍展開了空前白熱化的激戰。

從坎卡基到南本德200餘公里長的戰線上,敵我雙方血戰連連。

僅第一天,採取守勢的大楚帝國軍隊就給予美軍重創,在空軍轟炸和地面炮火的聯合絞殺下,斃傷美軍高達8.23萬餘人,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的新紀錄。

美軍瘋狂的反擊持續了整整三週時間,在這片曠野上留下了百萬屍骸,依然沒有能夠撼動帝國軍隊的堅強防守。

陣亡的屍體一卡車一卡車的運至密蘇里湖傾倒,沿途灑落的血水將道路染成一片黑紅色,大量美軍屍體漂浮在湖面上,密密麻麻的一眼看不到頭。

這幾乎都是美軍的屍體,採取防守作戰的楚國軍隊傷亡極大減少,更多的是採用火力優勢單方面的屠戮,戰鬥力的優勢愈發凸顯。

整場南本德戰役中,楚國遠征軍的傷亡僅僅7.94萬人,而位居前線填坑的北美義勇兵團佔據大半,帝國士兵傷亡不足3萬。

這一戰,徹底打斷了美軍的脊樑。

從此至整個芝加哥戰役落下帷幕,美軍再也沒能發動萬人規模以上的反擊,而是一直苦苦支撐,直至最後徹底敗亡。

南本德戰役在世界軍事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此戰被稱為“死亡煉獄之戰”,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凡爾登戰役,索姆河戰役並列,被並稱為三大著名戰役。

由此還帶來長遠的影響,密歇根湖周邊的居民從此堅決不吃魚,甚至在百年後依然如此。

當地由此流傳了各種死亡軍團傳說,離奇之處讓人匪夷所思。

卻沒想到在數十年後,成為世人趨之若鶩的驚悚影視題材,恐怖片,鬼神片,兇殺驚悚片或是傳奇冒險題材的影片,只要沾上“密歇根湖”這個字眼,天然就沾染著血腥和恐怖的氛圍。

到了7月上旬

大楚帝國遠征軍對芝加哥的圍困,已經進入了第二個月,各方面的嚴重困境日益顯現出來。

如今在包圍圈裡的美軍約有不足百萬,還有四至五百萬當地白人居民,其中過半都生活在芝加哥大都市區,如今面臨著嚴重的物資短缺困境。

缺糧食,缺藥品,缺彈藥,幾乎一切東西都缺。

連綿的戰爭導致大量的美軍傷亡,十幾萬美軍傷病員分散在各處,芝加哥的教堂,圖書館,大劇院甚至大一些的宅院,如今都成了傷病員收容所。

可是在這座困城中缺醫少藥,如何能得到有效的救治?

唯一的可能,那就是體面的投降。

這已經成為了美軍心中的共識,可沒有誰敢把這話說出口,敢說出去的已經被當做蠱惑軍心的諜探槍斃了。

這一階段

大楚帝國遠征軍也無力發起新的攻勢,此前的彈藥量消耗巨大,令遠征軍的儲備幾乎為之一空。

武器裝備亦有大量的損毀,急需替換和修繕。

這導致芝加哥戰場出現了空前的平靜,中小規模的戰鬥依然會發生,可是頻率已經降低多了。

戰爭雙方都在默默舔舐傷口,重新積聚力量。

美軍唯一僅剩下的補給通道,就是派遣軍艦或是運輸船硬闖密歇根湖,趁著夜色突進,給這座圍困中的大都市帶去急需的藥品和糧食。

為此,美國開發出了大馬力的快速運輸船,數量多達幾十艘。排水量在一兩千噸左右,航速高達26節,以夜間突破為主,使得突破封鎖線機率大大增加。

可若是被巡邏的楚國轟炸機發現,下場只有一個“死”字。

中、美雙方在封鎖和反封鎖間持續較量,美方的高速運輸船向芝加哥輸送的物資,只是杯水車薪,難以改變整體物資短缺的局面。

頂了天,只是被困守在這座大都市中的美軍和居民,帶去一丁點微弱的希望而已。

從8月至9月,楚、美雙方都在這種較量中度過,戰場形勢一片平靜,只不過是在醞釀更大的風暴而已。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