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美戰爭從1931年2月16日爆發至今,已經整整兩年。雙方在戰場上的交鋒高下已明,美國佬不過是在苦苦掙扎罷了。
說實話,繼續拖下去意義不大。
大楚帝國所能做的就是不斷的施加更強大的壓力,不斷的分裂北美南部各州,透過轟炸不斷的削減其戰爭潛力和工業能力,最終促成美利堅的屈伏。
美國國內的情況愈發複雜,很多投降派和搖擺派的政治勢力,紛紛派遣代表前來馬尼拉暗通款曲,尋求結束戰爭的途徑。
這也包括驢黨高層人士,透露出華盛頓上層並不齊心的奧妙。
問題在於這些人並非當政者,白宮的象黨政府態度非常強硬,誓言在無論任何的困難下,都要和入侵的楚國侵略者戰鬥到底。
有幾分真假的成色?
只要透過芝加哥戰役一試便知,這也是當前首要的攻略任務,帝國正在進行全力籌備中。
芝加哥是美利堅五大湖重工業區的核心大都市區,在1930年總人口已經達到327萬餘人,遠遠超過費城是全美的第二大城市,也是最大的工業城市。
在經歷4個多月的連番轟炸之後,芝加哥的工業生產能力遭受嚴重摧殘,相比去年同期陡降41.3%,受到嚴重削弱,
整個芝加哥大都會區的鋼鐵廠共計76家,如今尚能開工的不足20家,其他的鍊鐵高爐基本嚴重損毀,生產能力徹底報銷了。
為了保衛芝加哥,美國陸軍航空隊動用了僅剩不多的戰鬥機群,在芝加哥上空與皇家空軍進行血戰。
結果自然不會意外,空中力量再次受到毀滅性打擊。
這使得美軍重振空中力量的計劃,遭遇到重大挫折。
位於匹茲堡的北美航空新發動機工廠還在除錯階段,只能小規模的試生產,所產的活塞航空發動機合格率較低,還面臨著諸多的問題。
美國透過各種方式從法國,英國進口了部分活塞發動機,勉強拼湊了一支三四百架戰鬥機的航空兵規模,這一下子又葬送了大半。
面對鋪天蓋地般飛來的大楚帝國戰鬥機,美國佬幾乎陷入了絕望中。
籌備中的芝加哥戰役規模空前,這場超大型的戰役計劃動用超過帝國軍隊170餘萬兵力,戰場涵蓋上百萬平方公里區域,堪稱史詩級別。
對面的美國也在竭盡全力的進行第6次戰爭動員,不但補足了損失的220萬兵力人數,而且使得美軍總數達到427萬餘人的空前數量。
僅在環芝加哥周邊地區,美軍就重兵囤積了約半數兵力,準備憑藉著這裡密集的城鎮,重新修繕的防禦工事與大舉壓上的楚國軍隊決一死戰!
環五大湖的重工業城市帶,是美國工業的脊樑,也是發展歷史悠久,人口密集的城市帶,總計約有3260餘萬人口。
這一地區
大楚帝國沒有計劃染指,在現有的國際條件下,也不可能消化並且完成牢固的統治,只能因為消化不良而帶來大麻煩。
但必須進攻這一地區,持續的給白宮政府施加壓力。
作為太平洋上的兩大世界列強,除美兩國之間必有一戰,必然要分個高下,這是篤定的事兒。
太平洋雖然寬廣,也容不下兩個世界級列強。
聖皇太祖鄭國輝早在三十年前,心中就反覆揣摩過這場北美戰爭。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更是數度想要對美國動手,透過戰爭壓制並掠奪美利堅國運,從而壯大楚國。
只不過因為這樣那樣的緣由,遲遲未能推行下去而已。
他知道
這場對美之戰爆發的越遲,對大楚帝國就越不利。
自一戰後,美利堅全面崛起的勢頭愈發的明顯,來自歐洲的移民潮極大的強化了美國人口規模,活躍了北美經濟,總人口突破一億大關。
由於各方面的時機不成熟,一直延宕至今。
眼看著大楚帝國皇家陸軍在北美的一路高歌猛進,征服戰爭比預想中更順利,代價更小,取得的戰果更加輝煌。
聖皇太祖鄭國輝心中怎能不高興?
作為執掌帝國67載的至尊,他如今是人老成精,在帝國遠征軍一路高歌猛進的同時,保持著非常的清醒。
大楚帝國吞不下北美上億人口的體量,也沒有足夠消化吸收的時間,能有如今的戰果已經足夠了,無需奢望更多。
在聖皇太祖鄭國輝的親旨下,帝國遠征軍對北美領土實施三種層級的不同態度,相應不同的政策。
第一種是北美西海岸九州之地,如今完全納入帝國掌控之下,正在實施全面的漢化,如同帝國在其他殖民地所做的那樣。
此乃帝國應許之地,上天所授,算是這次戰爭的最大紅利吧。
第二種是德克薩斯共和國和路易斯安娜共和國這種獨立出去的南方地區,雙方簽訂軍事同盟條約,帝國保持駐軍即可。
德克薩斯和路易斯安娜都是南方人口密集地區,前者人口已經達到370餘萬,後者亦有81.4萬餘人口規模,兩者相加已經超過了戰爭爆發前的北美西部九州之地。
與其勞心勞力的直接統冶,不如促成其獨立,反而是效費比最佳的方案。
剩下的以五大湖為首的北美重工業區,共有十州之地,這包括芝加哥,底特律,費城,紐約等美國排名前10的大都市,總人口超過3200多萬,是美國核心的第一大工業區。
這裡人口密集,工農業發達,底層民眾對公正,自由,公平的民主理念認可程度非常高,反抗入侵意願強烈。
上述地區
是大楚帝國不願染指的地區,確實遠遠超過了現有國力極限,只能運用轟炸和軍事打擊手段,延緩其發展勢頭而已。
第三種則是以丹佛所在的科羅拉多州為首的新晉征服地區,這包括北達科他州,南達科他州,內布拉斯加州,堪薩斯州,懷俄明州,科羅拉多州,俄克拉荷馬州等共計7個州,基本位於北美中部地區。
如果有一條線從北至南,從北達科他州向南至俄克拉荷馬州,這是一條連貫的直線,等於將美國從中部一分為二。
這是僅次於最激進的一項方案
若是能以此作為楚、美兩國分界線,再將美國南方的幾個州運作分裂,那美國的威脅將極大的減小,很難再與帝國抗衡。
從戰略層面來說
這樣的部署足以壓制美國一百年以上,聖皇太祖鄭國輝恐怕做夢都要笑醒了。
上述的7個州面積廣闊,可人煙稀少,開發程度極低,人口總計也就二百一二十萬的樣子,而其中還有二十幾萬黑人。
僅在俄克拉荷馬州,就有約4.7萬餘黑人,在首府諾曼城甚至還有一個黑曼哈頓,那是完全由富裕黑人組成的社群。
早在1921年的時候
那裡曾經爆發一場殃及全城的衝突,在衝突中至少有千餘黑人死亡,8000餘黑人受傷,2.3萬黑人流離失所,最終被迫離開了那個傷心的城市。
具體緣由就不用說了,都可以想象得到。
大楚帝國不敢奢望五大湖周邊人口密集的富裕之地,但對這個地域廣闊人煙稀少的七州之地,還可以想一想的。
當前的策略就是蘊含在芝加哥戰役中,這一場空前規模的大戰,將會全面入侵五大湖周邊的富裕州,比如明尼蘇達州,威斯康新州,艾奧瓦州,密蘇里州,伊利諾伊州等等,將戰火燒進五大湖地區的腹心之地。
要讓美國人痛徹心扉,要讓美國人崩潰發狂,要讓美國人徹底喪失抵抗的信心,要讓美國人進退維谷,要徹底擊垮美國人的鬥志。
只有這樣
在談判桌上拿現有的五大湖周邊的富裕州做籌碼,最終達到迫使美國承認從中部劃定的分界線,割佔新近佔據的北美中部七州之地。
這樣一來
參與談判的美國政府代表有裡子,有面子,不會在談判回去以後遭受美利堅國人的群體圍攻,唾罵,感覺上會好一些。
畢竟美國政府代表透過談判拿回了五大湖周邊失去的領土,這包括明尼蘇達州,威斯康新州,艾奧瓦州,密蘇里州,伊利諾伊州等等,促成了兇狠的大主帝國遠征軍的撤軍。
這難道不是出色的外交成績嗎,還要什麼腳踏車?
在談判的最初以佔領區劃界,美國佬肯定抵死不同意,哪怕打到亡國滅族,將戰爭再拖個20年都不會同意。
那麼退後一大步,接受起來是不是就容易多了?
至於說大楚帝國徹底退回戰爭前的邊界線,將侵佔的北美土地全部還給美利堅,這種好事在夢裡做做就得了。
敢在談判桌上提出來,那大楚帝國直接要發飆的。
大楚帝國是典型的猛虎,骨子裡面侵略性極強,一貫奉行“絕不走空”的強盜邏輯,徹底吃下肚子勝利果實從來就沒有吐出來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