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
這一點非常明智,德克薩斯共和國若是想從美國分裂出來,必須要抱上一個更強的大腿,才能維護獨立地位。
否則,在東部面臨美國各州的情況下,隨時有遭到入侵和全面覆滅的危險,國家安全危如累卵。
大楚帝國之所以向東攻取諾曼,全面佔領俄克拉荷馬州,一方面是對美國施加更強大的戰爭壓力,將戰火向美國中部和西部擴張。
意圖對美國造成更大的打擊,迫使其全面投降。
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支援德克薩斯共和國的獨立,兩者間暗通款曲已經很長時間,如今不過是表面化而已。
大楚帝國佔領了俄克拉荷馬州,就可以保障德克薩斯州北方的安全,使其將國防安全重點著落在東部地區,安全過濾大大的減少。
這一決斷,同樣出自於聖皇太祖陛下。
根據當前的戰局
聖皇太祖適時的調整部署,在經歷荒漠防線美軍主力全面崩潰一役後,美國事實上已經喪失了繼續向前軍事部署的能力。
但作為擁有廣闊縱深的世界大國,美利堅並不會就此認輸,而是希望透過廣闊疆域縱深換取時間,打一場長期的戰爭。
美國新近的發動機工廠選址在賓夕法尼亞州的匹茲堡,這裡距離丹佛足有2300餘公里,距離里奧蘭喬就更遠了。
美國同時在緊急研發坦克,大功率柴油發動機和76毫米坦克炮,目前已經在拖拉機履帶上試製新坦克,取得了不小的進展。
各方面軍事準備工作都在緊鑼密鼓的推薦,卡車生產能力也在飛速提高,如今已經達到年產15萬輛的規模,這將極大的提升美軍戰場機動能力。
如此的種種新情況,決定了大楚帝國遠征軍不能固守荒漠防線,而是必須進一步的前出,對美軍生存空間進行強勁擠壓。
北上丹佛,東進諾曼,就是大楚帝國聖皇太祖對美國發出最嚴厲的警告;
天軍遽至,爾等鬼佬蠻夷盡皆臣服,切勿自誤!否則玉石俱焚,勿謂言之不預也。
對於歐洲各國紛紛發表的質疑聲,聖皇太祖直接強硬回應;
戰爭是否結束,取決於美方何時無條件全面投降,接受戰後安排。
一天不承認戰敗現狀,則帝國大軍行止無可限制,戰爭升級勢在必行,美方好自為之。
連續的戰敗,對聯邦政府的威信造成了重大沖突,也是聯邦財政的災難,真可謂禍不單行。
戰爭進行到這個程度
美國在戰爭中傷亡的官兵已經超過百萬,耗費戰爭開支達到71.6億美元,得到的只是一次又一次慘敗,始終看不到勝利的曙光。
大楚帝國在佔領丹佛和諾曼兩城之後,立即開啟了鐵路鋪設工作。
新的鐵路從里奧蘭喬引出兩條支線,一路北上630餘公里至丹佛,一路東進870餘公里至諾曼,修建推進的速度非常快。
為什麼呢?
因為此前美國人已經修好了大量的鐵路路基,並且有通暢寬闊的荒漠公路,主要做的就是修繕路基,並且鋪上鐵軌而已。
原本在楚國皇家空軍的狂轟濫炸之下,即便鋪設了鐵軌,鐵路也不可能正常的啟用,反而經常會被炸斷。
大楚帝國一方牢牢的佔據空中優勢,這些安全問題在自己的治下就不成為問題。
一旦修通了這兩條鐵路支線,那麼就與美國鐵路網全面接通。
若非戰時,能夠通暢的抵達美國東部,南部和北部各城市,方便快捷的輸送大量人員物資,這是有利的一面。
對於戰爭中處於劣勢的美國而言,那可就是沉甸甸的軍事壓力。
在楚國軍隊佔領丹佛和諾曼後,美方就安排大量人力拆解鐵路路軌,破壞和爆破路基,花費大力氣修建堡壘,防禦牆,壕溝,鐵絲網,開始營建新的防線。
可這樣做完全沒有意義,因為從丹佛高原俯衝而下,是一望無際的中部大平原,根本沒有險阻,要怎麼建立防線?
隨著後方大軍陸續抵達,從5月2日開始,大楚帝國皇家陸軍秉承聖皇太祖的旨意,將科羅拉多機動打擊編隊重新編為北方軍團,負責攻略科羅拉多州的周邊地區。
將亞利利桑娜機動打擊編隊重新編組為南方軍團,負責攻略俄克拉荷馬周邊地區。
從5月初開始
一南一北兩大軍團兵分數路,對懷俄明州,南達科他州,北達科他州,內布拉斯加州,堪薩斯州,阿肯色州展開攻擊,使周邊這些人煙稀少的州紛紛陷落。
到了8月底
美利堅半壁江山陷落,戰爭的陰雲籠罩中部和東部,使得人口密集的中部和東部地區產生了巨大的恐慌情緒,大量人員逃亡,生產荒蕪,城市民眾惶惶不安。
工農業生產遭到重大打擊,芝加哥,底特律等周邊重要的工業城市頻繁的遭到轟炸,損失相當之慘重。
9月2日
大楚帝國皇家海軍掩護著東進的陸軍部隊,從德克薩斯州東部全面入侵路易斯安那州,爆發了薩爾佛戰役。
在空中的轟炸,海軍重炮的狂轟濫炸之下,防守薩爾弗的17萬美軍僅僅堅持了6天,這個防禦嚴密的堡壘要塞就被攻破。
3.7萬美軍傷亡,11.2萬美軍做了俘虜,剩下的不是逃走就是失蹤,路易斯安那州的大門徹底開啟。
一週之後
路易斯安那州宣告陷落,大楚帝國皇家佔領軍在該州組織了傀儡政府,於10月5日宣告獨立,成立路易斯安那共和國。
沒過多久,同樣的一幕再次上演。
大楚帝國與路易斯安娜共和國簽訂了《新奧爾良軍事同盟條約》,條約規定了雙方軍事同盟義務,大楚帝國擁有不限期駐軍的權利,兩國在經貿領域互相開放市場等等,幾乎是德克薩斯共和國的翻版。
這下子,歐洲各國都看懂楚國的玩法了。
心中不由得讚歎了一聲,“高,實在是高。”
楚國眼看著美利堅死不投降,咬牙一直要把戰爭打到底,戰爭進行兩年多了,依然看不到徹底結束的希望。
那就乾脆不和美利堅玩了,另起爐灶肢解美利堅,就看你能不能忍受得了。
反正這是支援美利堅南部各州獨立,除了駐軍以外,其他內政,治安,經濟和稅收一概不負責,這極大減少了軍事壓力。
這如同在美利堅身上一塊塊的割肉,難言的痛楚,唯美利堅自知啊!
美國南方各州本身就有很強的分裂傾向,如今在大楚帝國這柄重錘一下又一下狠命的敲擊下,已經呈現越來越明顯的分裂跡象。
只等大楚帝國的天兵一到,順手就舉起了獨立的大旗。
如今的南方各州蠢蠢欲動,暗中與大楚帝國勾連的不在少數,這其中有英國傳統勢力,也有法國和西班牙的傳統勢力,裡面的水非常深。
大楚帝國擴大佔領區域,從中部和北部進一步壓縮美利堅的安全邊際線,使其廣闊縱深已經不在安全。
從前沿野戰機場出發,大楚帝國轟炸機頻頻的飛臨芝加哥和底特律,通用,福特,克萊斯勒等大型汽車廠商的生產線遭到轟炸,大量的配件工廠遭到轟炸,如今的汽車生產已經陷入停頓中。
別說一年15萬輛卡車了,現在就是一千輛都造不出來。
經過這幾個月的時間,大楚帝國擁有的漢服轟炸機已經擴充套件到2230餘架(注;減去損失數字),能夠對美國縱深重要的工業和軍事目標展開地毯式轟炸,摧毀生產能力。
這使得美國引以為傲的工業生產能力,如同紙片般被輕輕的一戳就破。
很難以組織起大兵團作戰,那在美國中部的大平原上,無疑就是吸引轟炸的一塊臭肉罷了。
大楚帝國已經在舊金山和洛杉磯建立起了十幾家大型兵工廠,本地的銅礦,智利的硝石加上充足的硫磺資源,使得生產武器彈藥的能力直線上升,相比戰前翻了十幾倍。
在兩大工業國的對決,大楚帝國無疑走在了前面。
到了11月份,從里奧蘭喬北上抵達丹佛的鐵路線全部貫通,使得大楚帝國經營北方的能力極大的增強。
12月7日,原本癱瘓的中央太平洋鐵路全線恢復運營,使得丹佛擁有了兩條鐵路線,後勤物資運輸暢通無阻,軍事實力再次增強。
僅僅過了半個月
12月23日,從里奧蘭喬向東830餘公里抵達諾曼的鐵路線全線貫通,打通了南方兵團物資輸送的難點,為南方兵團源源不斷的輸送了大量援兵。
持續幾個月,北方軍團一直在準備芝加哥戰役,為此向前線輸送和囤積了超過50萬大軍,從三個方向對芝加哥實施戰略包圍。
為了保障北方兵團輸送物資的優先性,南方兵團暫停了擴張攻擊勢頭,以鞏固現有佔領區為主。
德克薩斯共和國和路易斯安娜共和國的內部治安,社會管理,工商業發展等諸多事務,已經完全交由當地組成的獨立政府去維持,南方兵團撤離大多數城鎮,只維持軍事威懾力即可。
南方兵團也在為北方芝加哥戰役結束後,新的南方戰役做物資儲備,主要是彈藥和兵員,以期對美利堅實施更強力的打擊。
在輪番的重拳下,就不信美利堅能撐得過去。